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77. 040. 01 H 1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8758—2006 代替GB/T8758—1988 砷化镓外延层厚度红外干涉测量方法 Measuring thickness of epitaxial layers of gallium arsenide by infrared interference 2006-07-18 发布 2006-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砷化镓外延层厚度红外干涉测量方法 GB/T8758—2006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http://www.spc.net.cn 电话:(010)51299090、68522006 2006年10月第一版 * 书号:155066:1-28139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22006 GB/T8758—2006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T8758一1988《砷化镓外延层厚度红外干涉测量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8758—1988。 本标准与GB/T8758一1988相比主要变动如下: 表示法。 一原标准规定,为测定仪器的波长精度和重复性,要测量聚苯乙烯膜的吸收带十次。但未规定是 按固定周期还是在每次测量前做这项工作,也没有规定如果在这十次测量结果中出现一次或 几次不符合要求时应如何处理,不便于实际操作。修改后规定为每次打开仪器按仪器说明书 的要求预热一定时间后,在正式测量前进行一次测量聚苯乙烯膜的吸收带的校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彤涵。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87581988。 I GB/T8758—2006 砷化镓外延层厚度红外干涉测量方法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砷化镓外延片外延层厚度的测量,测量厚度大于2um。要求衬底材料的电阻率小于 0.022·cm,外延层的电阻率大于0.12·cm。 2原理 衬底材料与外延层的光学常数差别较大,当红外光人射到外延片表面时,在反射光谱中产生干涉条 纹。根据干涉条纹的极大值或极小值的波长位置、衬底材料和外延层的光学常数以及光束的入射角,可 计算出外延层的厚度。 3仪器 3.1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波长范围为2.5am~50μm,或波数范围为 4000cm-l~200cm-l。 3.2仪器的波长和波长重复性误差不大于0.05μm。在10um处光谱分辨率为0.02μum或更好。 3.3仪器应配有反射附件,人射角不大于30。仪器应配有黑体材料制成的多种孔径的光阑, 4样品 4.1用于测量的样品应具有良好的光学表面,不应有大面积的钝化层。 4.2衬底和外延层的导电类型及衬底的电阻率应是已知的。 5测量过程 5.1仪器校准 5.1.1打开仪器,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预热。测量厚度为300μm~500μm的聚苯乙烯膜的吸收光 谱,核对3.303μm吸收带,其结果应满足3.2的要求。 5.1.2安装反射附件后测量100%线,其峰谷值差应小于8%。 5.2选择扫描速度 安装反射附件。选择衬底和外延层电阻率分别为0.008Q·cm和0.122·cm并且在波长大于 25μm处仍能观察到极值的外延片,使用最慢的扫描速度记录大于25μm处的极小值的波长位置。逐 步提高扫描速度,观察极小值波长位置的变化,允许使用的最快扫描速度与最慢扫描速度得到的相应极 小值波长之差应小于士0.1μm。 5.3测量 5.3.1把待测样品放置于反射附件的窗口上,测量点对准窗口,记录反射光谱。扫描速度满足5.2的 要求。 5.3.2在低于极大值或高于极小值满刻度的约3%处作水平线,该线与反射光谱线两焦点的中点位置 即为极值的波长位置。 5.3.3如反射光谱线的峰值幅度与噪声幅度之比小于5,则不能用于计算外延层厚度, 6计算 6.1由公式(1)确定各个极大值和极小值的级数。若入,为极大值,则P,计算值取整数,若入,为极小
GB-T 8758-2006 砷化镓外延层厚度红外干涉测量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3 02:22:33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929.3 KB)
分享
友情链接
MZ-T 120-2018 自立式辅助起床架.pdf
安华金和 数据安全治理白皮书5.0 医疗数据安全治理实践.pdf
GB-T 42570-2023 信息安全技术 区块链技术安全框架.pdf
T-GHDQ 88.2—2022 车辆无线通信信息安全测试规范 第2部分:车载WLAN安全测试规范.pdf
GB-T 40170-2021 质粒抽提及检测通则.pdf
GB-T 27910-2011 金融服务 信息安全指南.pdf
GB 18614-2012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pdf
GB-T 24564-2009 高炉热风炉节能监测.pdf
SY-T 5329-2022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pdf
GB-T 40018-2021 信息安全技术 基于多信道的证书申请和应用协议.pdf
CCIA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分析报告 2022年 .pdf
绿盟 AISecOps智能安全运营技术白皮书 2020.pdf
GW0101-2014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框架.pdf
GB 30000.2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20部分:严重眼损伤-眼刺激.pdf
T-GSIA 002—2022 大数据产品评估规范.pdf
GB-T 9361-201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pdf
GB-T 17964-2021 信息安全技术 分组密码算法的工作模式.pdf
DB63-T372-2018 气象灾害分级指标 青海省.pdf
DB52-T 1636.3-2021 机关事务云 第3部分:国有资产(房地产)管理数据 贵州省.pdf
GB-T 28921-2012 自然灾害分类与代码.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929.3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