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CCS B 38 山 14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2452—2022 梅花鹿引种技术规程 2022 - 04 - 29 发布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2022 - 07 - 29 实施 DB14/T 2452—2022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种鹿选择........................................................................................................................................................... 1 5 运输................................................................................................................................................................... 2 6 输入地管理....................................................................................................................................................... 3 I DB14/T 2452—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西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山西省药品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哲、张争明、杨静、刘冠群、林伟欣、张娇、闫舒雅。 II DB14/T 2452—2022 梅花鹿引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梅花鹿的引种、种鹿标准、运输、输入地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梅花鹿的种鹿引入和运输以及引种后的前期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935 中国梅花鹿种鹿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引种 从梅花鹿养殖场以外的省域引进野生品种或培育品种,通过本地区驯养,直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或 选育新的优良品种。 3.2 遗传谱系 以目标种鹿为起点,其所有可追溯的家族成员(直系亲缘和旁系亲缘)的品种(品系)、亲缘关系、 数目及关键遗传性状、行为学表现等资料,并按固定格式将这些资料绘制而成的记录。 4 种鹿选择 4.1 品种 应选择生产性能优良、适应性和抗逆力较强的品种并有明确遗传谱系,可根据养鹿场自身的生产方 向和生产条件确定引进品种。 4.2 引种场 综合考虑引种地与养殖场的气候条件、养殖条件差异后,从具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种畜 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鹿场进行引种。 4.3 选种时间 1 DB14/T 2452—2022 种用梅花鹿公鹿应在每年 4-5 月份鹿茸生长的季节到养殖场进行实地考察、选择。母鹿则应避开妊 娠期与哺乳期。 4.4 公母鹿比例和年龄 引进种鹿公母比例应小于 1:20,且公鹿不少于 2 头。引种公鹿、母鹿均应在 3-8 岁之间。 4.5 种鹿间亲缘关系 鹿群须有明确的遗传谱系、完整的养殖记录。所引种鹿尤其是公鹿之间应追溯谱系,其三代或三代 以内不应有共同祖先。 4.6 防疫 引种前应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了解引种地和引种场的疫情,查阅引种场养殖、防疫档案。起运前应 取得输出地畜牧兽医部门签发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跨省引种的,还应预先取得输入地省级动物卫 生监督机构批准过的《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 4.7 整体形态特征和生产性能 应符合 GB/T 6935 要求。 4.8 外生殖器和乳房 公鹿阴囊、睾丸发育正常,左右对称,无单睾、隐睾、阴囊疝等遗传疾患。母鹿胸围大而下垂,乳房 容积大且 4 个乳头发育良好无瞎奶头、翻奶头、副奶头等无效奶头。阴户大小适中,其中阴唇应上角钝 圆,下角尖锐。 5 运输 5.1 运输前 选好引种的目标鹿群应提前集中饲养 3d-5d,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环境不适应。出现不适应新群体的 鹿应予以标记。 5.2 运输工具 运输车辆应是厢式货车,运输前应消毒。车辆顶部留有直径不超过 10cm 通风口若干,保证通风良 好,同时要兼顾保温,温度保持在 8-25℃。运输车辆必须垫好褥草,草的厚度不低于 2cm 要保证运输 过程中鹿能站稳不发生滑蹄。 5.3 装车 在发情期(9-12 月),公鹿母鹿应分车装运,其它时间可以同车混装但要分隔开。起运前 8-12h 应停止喂食,早晨装车较为适宜。装车前应将梅花鹿赶至一小圈内,尽量缩小活动范围。按保定剂、催 醒剂说明书配制药品,使用一次性吹管注射器进行保定注射。麻醉后轻抬至车前,而后注射催醒剂后立 即装车。装车后待全部鹿苏醒站立、无任何异常后再起运。起运后,注意观察车箱内鹿的表现:对苏醒 效果不佳的鹿应追注催醒剂。运输汽车按 7.2m 长为例:种公鹿 25-30 只,种母鹿 30-35 只。 5.4 途中管理 2 DB14/T 2452—2022 根据运输目的地距离的远近,加强对车内鹿的监护和管理。1 日内到达的,只需补充饮水即可;1 日以上到达的,不仅要补充饮水,同时补给青绿饲料(如胡萝卜、苹果等)。车辆连续行驶一段时间后 应停车休息并注意检查鹿群是否有异常。运输中车辆应尽量保持匀速,避免急刹车、急转弯。尽量避免 外界的干扰,减少鹿只应激反应。运输中应有停车休息间隔,至少 30min。 5.5 卸车 车辆与圈门之间应搭一平板斜坡,并构建一临时封闭避光通道。让鹿沿通道口亮光方向自主下车。 不配合时可以用食物引诱,不应拍打车辆或大声驱赶,避免鹿群惊慌踩踏。 6 输入地管理 6.1 隔离场所 隔离场区应距离生产区 3000m 以上。隔离区周围应建有围墙,出入口应配置消毒措施,有污水污物 处理设备。并配有与规模相适应的的兽医。并应当建立动物进出登记、用药、消毒记录、疫情报告等制 度。 6.2 隔离观察 种鹿引进后,应向当地畜牧部门报告,而后隔离饲养 45d。期间注意观察鹿群精神状况、外貌、呼 吸状态、运动状态、饮水饮食、反刍状态、排泄物状态等。对表现异常的鹿应单独饲养观察,并随时报 告。 6.3 隔离期喂养 种鹿到场后第 1d,补充饮水继续饲喂青绿饲料。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维生素 C、维生素 E 以及碳酸氢 钠、氯化钠、氯化钾等电解质可缓解运输引起的应激反应。对应激反应严重的个体可注射氯丙嗪、利血 平、安定等镇静药物。第 2d 开始饲喂饲料,饲料应符合 GB13078 规定。此时采用的饲料为引种地养殖 场的饲料,继续饲喂 3d 以上,然后减少引种地饲料添加输入地饲料,逐渐完全过度到输入地场区饲料。 6.4 转群 隔离观察结束,经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派出的兽医诊断检查,确定健康无病后,方可转入生产场 所。 6.5 病死处理 确认死亡后尸体做无害化处理。 3
DB14-T 2452-2022 梅花鹿引种技术规程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2:45:5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