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77.160 CCS H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2275—2022 硬质合金 总碳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热导法 Hardmetals-Determination of total carbon content-High frequency combustion infrared absorption or thermal conductivitymethod 2023-04-01实施 2022-12-30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4227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南昌硬质合金有 限责任公司、深圳市注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江苏威拉里新材 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钟志强、徐国钻、陈邦明、杨诚辉、庄艾春、陈晓东、张方、吴爱华、张越、周永贵、 王长华、贾国斌、付鹏飞、郑灵芝、曾洁、蒋保林、唐跃跃、黄殿贵、黄一帆。 GB/T42275—2022 硬质合金总碳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热导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硬质合金原料所用难熔金属碳化物和硬质合金总碳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钨、钼、锯、铬、钒、钛等难熔金属的碳化物及复式碳化物,碳化物与黏结金属组成的混 合料(无成型剂)以及由这些混合料生产的预烧结或烧结过的硬质合金中的总碳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 量分数)为4.00%~20.0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试料于高频感应炉的氧气流中加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由氧气载至红外线检测池或热导检测 池,由计算机系统根据试料质量与检测池的信号计算碳含量 5 试剂或材料 5.1 钨助熔剂:纯度大于99.8%,碳的含量(质量分数)不大于0.0005%。 5.2 铜助熔剂:纯度大于99.8%,碳的含量(质量分数)不大于0.0009%。 5.3 铁助熔剂:纯度天于99.8%,碳的含量(质量分数)不天于0.0005%。 5.4标准物质:与待测样品碳量相近的有证系列标准样品或其他适用标准样品。 5.5氧气:纯度(体积分数)不小于99.5%。 5.6 6 仪器设备 高频感应定碳仪:包括高频感应炉、净化炉、催化炉、二氧化碳红外线检测池或热导检测池、计算机 及软件控制系统 1 GB/T42275—2022 7样品 7.1 粉末状样品 粉末粒度应不大于180μm。 7.2 块状样品 检验方应将块状样品经线切割成片,然后研磨成粉,过180um筛网后,再取样检测。 8试验步骤 8.1试料 按表1称取样品,精确至0.0001g。 表1称样量 碳含量(质量分数) 称样量 % 4.00~7.00 0.20 >7.00~20.00 0.10 8.2 2平行试验 平行做两份试验,取平均值。 8.3 仪器预热 仪器分析前应充分预热,按使用说明书调试检查,使仪器的各参数处于正常稳定状态。 8.4 仪器检漏 利用仪器检漏程序或其他辅助设备确定仪器无漏气现象。 8.5 空白试验 称取0.8g~1.0g钨助熔剂(5.1)和0.8g~1.0g铜助熔剂(5.2)[或0.8g~1.0g钨助熔剂(5.1)和 0.2g~0.3g铁助熔剂(5.3)置于碳硫陶瓷埚中(5.6),钳取埚置于高频感应炉的座上,按仪器 操作说明书操作,开始分析并读取结果,重复测定至空白值稳定,取3份稳定空白值的平均值作为仪器 空白值。 8.6 仪器校准 称取0.10g或0.20g标准物质(5.4),精确至0.0001g,置于碳硫陶瓷中(5.6),加人0.8g~1.0g 钨助熔剂(5.1)和0.8g1.0g铜助熔剂(5.2)l或加入0.8g~1.0g钨助熔剂(5.1)和0.2g~0.3g铁助 熔剂(5.3)。钳取埚置于高频感应炉的座上,按仪器操作说明书操作,开始分析并读取结果,平 行测试3次,标准物质的测量不确定度或允许偏差应符合标准物质证书的要求,扣除空白后,计算碳含 量的平均值,进行系统校正。 2 GB/T42275—2022 注:标准物质的称样量取决于分析样品中的碳含量。 8.7 7样品测定 将试料(8.1)置于碳硫陶瓷(5.6)中,加人0.8g~1.0g钨助熔剂(5.1)和0.8g~1.0g铜助熔剂 (5.2)[或加人0.8g~1.0g钨助熔剂(5.1)和0.2g~0.3g铁助熔剂(5.3)]。钳取埚置于高频感应炉 的埚座上,按仪器操作说明书操作,开始分析并读取结果。 9 试验数据处理 仪器根据称样量自动计算碳含量(质量分数),平行测试2次,取其平均值,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 后两位。 10 精密度 10.1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2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 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 表2 重复性限 碳含量(质量分数) % % 6.12 80°0 11.07 0.12 14.60 0.25 19.01 0.27 10.2 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3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 的绝对差值不超过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3数据采用线 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 表3 再现性限 碳含量(质量分数) R % % 6.12 0.10 11.07 0.30 14.60 0.48 19.01 0.50 3
GB-T 42275-2022 硬质合金 总碳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热导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20 12:00:03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698.8 KB)
分享
友情链接
YD-T 3838-2021 通信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细则.pdf
GB-T 38626-2020 信息安全技术 智能联网设备口令保护指南.pdf
JR-T0138-2016 银团贷款业务技术指南.pdf
WS-T 640-2018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样本的采集和转运.pdf
DB44-T 2189.2-2019 移动终端信息安全 第2部分:敏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与测评 广东省.pdf
GB-T 27513-2011 载人低压舱.pdf
GB-Z 18906-2002 开放式电子图书出版物结构.pdf
GB-T 20274.1-2023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 第1部分:简介和一般模型.pdf
LY-T 3196-2020 竹林碳计量规程.pdf
GB-T 8843-2002 工程船术语.pdf
GB-T 15966-2017 水文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pdf
T-HPAESRCU 0015—2022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通信用户外机房 柜 温控节能装备.pdf
GB-T 33734-2017 机织婴幼儿床上用品.pdf
GB-T 43624-2023 湿地术语.pdf
GB-T 32082-2015 船舶管路用彩色识别标志.pdf
GB-T 20933-2021 热轧钢板桩.pdf
GB-T 13797-2023 医用X射线管通用技术条件.pdf
GM-T 0066-2019 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和保障能力建设实施指南.pdf
GB-T 42097-2022 地上石油储 备 库完整性管理规范.pdf
GB-T 30257-2013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 通风机系统.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698.8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