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16 吐 DB6521 鲁 番 市 地 方 标 准 DB 6521/T 012-2022 设施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2-3-24 发布 吐鲁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4-24 实施 发布 DB 6521/T 012-2022 前 言 本文件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DB65/T 2035.2-2003 《标准体系工作导则第2部分农业标准体系框架与要求》编写。 本文件由吐鲁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文件归口单位:吐鲁番市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起草单位:吐鲁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 新疆农业科学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高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鄯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毛亮、张以和、王惠卿、吴久赟、潘卫萍、周成松、何泽敏、黄明亮、 刘佳梅、肖瑶、杨媚、富玉苗。 DB 6521/T 012-2022 设施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术语、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吐鲁番市设施豇豆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2619-2014 瓜菜作物种子 豆类(菜豆、长豇豆、豌豆) NY/T 391-202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394-2021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393-202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4023-2021 豇豆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 绿色防控技术 按照“绿色植保”理念,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 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 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 3.2 农业防治 为防治农业、林业病、虫、草害所采取的农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 境,以增强作物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或传播 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危害的技术措施。 3.3 物理防治 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 害的措施。 3.4 生物防治 利用自然界中的有益生物及生物的天然产物,来控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的防治方法,如: 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方法。 3.5 化学防治 科学地应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等有害生物,保护农 林业生产安全的一项技术措施。 4 产地环境和设施要求 1 DB 6521/T 012-2022 4.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条件应选择生态环境好、无污染的地区,土壤疏松、肥沃,产地环境符合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4.2 设施要求 春季种植设施应有良好保温性能,秋季种植前期设施适当降温,秋冬季以保温为主,通 风口适时悬挂防虫网,按垄搭铁丝网,配备滴管等设施。 5 绿色防控技术 5.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利用物理防治和生 物防治,科学合理地应用化学防治技术。 5.2 主要防治对象 斑潜蝇、甜菜夜蛾、烟粉虱、蚜虫、叶螨、蓟马、猝倒病、基腐病、枯萎病、白粉病。 5.3 防治措施 5.3.1 农业防治 5.3.1.1 选用抗病虫品种 选用适宜吐鲁番气候条件,抗(耐)性强、适应市场的品种,种子质量符合 NY 2619-2014 瓜菜作物种子 豆类(菜豆、长豇豆、豌豆)。 5.3.1.2 选用无病虫种苗 根据春季设施栽培需要,培育无病虫种苗。 5.3.1.3 清洁田园 及时清理残株、败叶、杂草、病虫株,集中深埋。 5.3.1.4 合理轮作 豇豆忌连作 2 年以上,提倡非豆科作物轮作,轮作种植小葱、叶菜类(茼蒿)等作物。 5.3.1.5 栽培管理 春季移栽苗定植,定植期在 1 月底到 2 月初,秋季播种种植,播种期在 7 月 10~20 号 前后,适当晚播;施足基肥育壮苗,多施有机肥和菌肥,适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第一 节花序坐果后,每隔 7~15 d 追施 1 次复合肥,补充缺失的中微量元素;在苗期、花芽分化 期、坐果期、籽粒灌浆期施用叶面肥,肥料施用参照 NY/T 394-2021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和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栽培管理参照 NY/T 4023-2021 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5.3.2 物理防治 5.3.2.1 种子处理 秋季播种前,晾晒 1 h 。 5.3.2.2 低温冻棚、高温闷棚 2 豇豆主要病虫 DB 6521/T 012-2022 夏季、秋季采用小型旋耕机械,深翻土壤 30 cm,冬季低温冻棚,从 12 月底至 1 月 15 日 ,揭开棚膜上下通风口,保持室内外温度一致,低温冻棚至少 7 d;夏季高温闷棚,在 6 月中旬~7 月底,将设施温室大膜密闭,地面覆盖地膜,至少高温闷棚 20 d。 5.3.2.3 防虫网阻隔 4 月底之前和秋季播种出苗前,在大棚上下通风口处悬挂 1 m 宽,不低于 60 目的防虫 网,防止蚜虫、烟粉虱迁飞入设施内危害。 5.3.2.4 灯光诱杀 2 采取广谱专用杀虫灯,2~3 盏/667m ,有效诱杀甜菜夜蛾、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 5.3.2.5 色板诱杀 用黄板诱杀烟粉虱、蚜虫、斑潜蝇,用蓝板诱杀蓟马,一般 20 张~30 张/667m2,黄板、 蓝板在棚内呈“W”型分布,根据豇豆生长期调整诱虫板的高度,苗期高出植株顶部 15 cm~ 20 cm,生长中后期悬挂在植株中上部随着色板粘性下降及时更换。 5.3.2.6 性诱诱杀 2 利用专一性性信息素诱杀甜菜夜蛾,放置 1 个/200 m 专用诱捕器,每只诱捕器内放 1 枚诱芯,每 30 d 更换 1 次诱芯,诱捕器的诱虫孔离地面 1 m~1.5 m。 5.3.3 生物防治 用 1.3 %苦参碱可溶性水剂 800 倍~1000 倍液防控蚜虫、烟粉虱、叶螨;用 0.3 %印楝 素乳油 100 倍~200 倍防治烟粉虱若虫和影响其产卵;100 亿孢子/ml 短稳杆菌悬浮剂 600 倍~800 倍防治甜菜夜蛾;枯草芽孢杆菌 100 亿孢子/克兑水 300 倍~500 倍滴灌或灌根防治 豇豆根部病害。选用生物农药使用符合 NY/T 393-202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5.3.4 化学防治 5.3.4.1 化学防治方法 按照表 A.1,A.2 执行。 5.3.4.2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药剂喷雾时可以选用有机硅等农药助剂与杀虫剂复配使用,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 利用率,增强防病虫效果;各类防治药剂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农药使用注意安全间 隔期,农药使用注意施药人员个人防护,农药施用应严格执行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 则(所有部分),NY/T 393-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3 DB 6521/T 012-2022 表 A.1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猝倒病 2 月份 基腐病 枯萎病 设施豇豆主要病害化学防治方法 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 72.2 %普力克水剂 600 倍~800 倍液;30 %恶霉灵 3000 倍;50 %敌克 松可溶性粉剂 1000 倍~1500 倍液等药剂喷雾交替使用。 3 月初~3 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5 %井冈霉素水剂 1500 倍液喷雾, 月底 重点喷施中下部叶片及根部;15 %恶霉灵水剂 1000 倍药剂灌根法 4 月中旬~ 5 月初 30 %恶霉灵水剂 1500 倍液,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700 倍喷雾使用, 重点喷施中下部叶片及根部;70 %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 800 倍,15 % 恶霉灵水剂 1000 倍药剂灌根法防治枯萎病根部病害 3 月下旬~ 白粉病 4 月中下 5 %己唑醇悬浮剂 800 倍液;50 %醚菌酯水分散剂 1500 倍~2000 倍液 旬,秋季 9 等药剂交替喷雾使用,10 %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1000 倍~1500 倍液。 月中下旬 表 A.2 设施豇豆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 斑潜蝇 4 月~5 月、7 月 虫害发生初期,1.8 %阿维菌素乳油 2500 倍~3000 倍液或 10 %灭 底~9 月 蝇胺悬浮剂 1500 倍喷雾防治。 8 月中下旬~9 5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00 倍~2000 倍;15 %茚虫威悬浮液 2000 甜菜夜蛾 月下旬 烟粉虱 蚜虫 倍~3000 倍、20 %虫酰肼悬浮液 600 倍~800 倍喷雾。 5 月中旬~6 月 10 %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5 %呋虫胺可分散悬浮剂 1000 中旬,7 月中下 倍、40 %啶虫脒水分散颗粒剂 4000 倍~5000 倍喷雾防治;扣棚后 旬~9 月下旬 10 %异丙威烟剂 300 g~400 g/667 m2,傍晚密闭烟熏,次日通风。 3 月下旬~4 月 10 %的吡虫啉 1500 倍~2000 倍液或 50 %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3000 下旬;7 月中 倍液喷雾防治 旬~9 月中旬 叶螨 3 月底~5 月初, 用 15 %哒螨灵乳油 2000 倍和 5 %噻螨酮乳油 1500 倍~2500 倍喷 7 月中旬~8 月 雾防治。 下旬 蓟马 豇豆开花期 开花前一周,60 g/L 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1000 倍~2000 倍液、 1.5 %甲维盐乳油 1500 倍~3000 倍液、10 %虫螨腈悬浮液 1200 倍~1500 倍药剂喷雾。 4 DB 6521/T 012-2022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吐鲁番设施豇豆病虫害发生种类及规律 1、主要病害种类:猝倒病、基腐病、枯萎病、白粉病。 猝倒病:病原是瓜果腐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 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侵入寄主,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腐殖质中长期存活。 病菌借棚膜滴水或灌溉水的流动传播,幼苗发病后,借灌溉水向四周侵染和蔓延。苗床低温、 高湿是猝倒病发生蔓延的主要条件,在连续 15 ℃以下的低温持续数天时,则易发生猝倒病。 此病是苗期的主要病害,豇豆幼基部呈水渍状,黄褐至暗绿色,随后软化腐烂,病
DB 6521-T 012-2022 设施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吐鲁番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05:05: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