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CCS B 16 湖 DB43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3/T 2040—2021 水稻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integrative control of rice cyst nematode disease 2021-02-20发布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5-20实施 发 布 DB43/T 2040—2021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检测和监测 ·············································································································1 5 防治原则 ················································································································2 6 综合防治 ················································································································2 7 效果评估 ················································································································3 8 防治档案 ················································································································3 附录 A(资料性) 水稻孢囊线虫发生与危害特征 ·······························································4 附录 B(资料性) 水稻孢囊线虫卵密度测定记录表 ····························································5 I DB43/T 2040—2021 II DB43/T 2040—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中、叶姗、李新文、朱宏建。 III DB43/T 2040—2021 IV DB43/T 2040—2021 水稻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孢囊线虫病的术语定义、检查和监测、防治原则、综合防治、效果评估及防治 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水稻孢囊线虫病的综合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3559—2020 小麦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稻孢囊线虫病 Rice cyst nematode disease 主要由旱稻孢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引起的病害。 3.2 抗线虫病品种 Resistant varieties to nematode disease 对某一种或几种病原线虫具有抵御入侵和繁殖的特征和能力的水稻品种。 3.3 耐线虫病品种 Tolerant varieties to nematode disease 水稻在受到病原线虫侵染以后,虽然表现明显的病害症状,但仍然可以获得较高产量的品种。 3.4 线虫防治指标 Nematode control threshold 病原线虫群体增加到造成水稻产量显著下降而必须进行防治时的群体密度临界值,一般用 100mL 土壤中线虫的卵、幼虫或孢囊的群体密度来表示。 4 检测和监测 水稻孢囊线虫病的发生与危害参见附录 A。 1 DB43/T 2040—2021 4.1 检测 在水稻播种前,要调查土壤中孢囊数量。 4.2 监测 在调查基础上要进一步调查卵密度,监测并确定水稻孢囊线虫病发生风险等级,制定防治策略。 卵密度调查方法:调查卵密度时,每个样品随机选取 10 个完整的孢囊,将孢囊轻轻压破,并用无 菌水稀释配成卵悬浮液,在显微镜下统计卵量,计算出 1mL 土壤中的卵量,即为卵密度。 4.3 发生风险分级标准 根据 1mL 土壤中的卵量,将发生风险划为 4 级。4 级风险表现为: A) 未发生区:没有卵 B) 轻度风险发生区:土壤中的卵量 0.1 个~3.9 个/mL 土; C) 中度风险发生区:土壤中的卵量 4.0 个~7.9 个/mL 土; D) 重度风险发生区:土壤中的卵量大于 8.0 个/mL 土。 5 防治原则 5.1 防治方针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分区治理”的防 治原则,将水稻孢囊线虫群体密度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5.2 分区治理 对于未发生区,防止传入;轻度风险发生区,采取轮作等农业措施;中度风险发生区,采用抗(耐) 线虫病品种为主,结合化学防治的方法;重度风险发生区,选用化学防治为主,结合农业防治等措施进 行防治。 6 综合防治 6.1 品种选择 宜选用抗(耐)线虫病品种。 6.2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宜采用与花生、棉花、马铃薯、大豆、豌豆、油菜等非禾本科作物轮作 2 年~3 年。 6.3 杂草防除 采用化学、生物或物理防治对田间稗草等禾本科杂草进行有效防除可有效降低孢囊群体密度。 6.4 化学防治 6.4.1 防治适期 水稻分蘖期。 2 DB43/T 2040—2021 6.4.2 防治方法 不应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提倡农药的交替使用;施药时使用颗粒剂均匀撒施。其他化学防 治应符合 GB/T8321 及 NY/T1276 的规定。 7 效果评估 7.1 调查时间 水稻播种前、收获期调查孢囊数量。 7.2 调查方法 采用土壤取样器“Z”形随机多点取样,调查土壤孢囊数量。取土深度多为 5cm~15cm,每小区至 少取 10 个点。将土壤样品用漂浮法筛取 100mL 土壤中的孢囊,在显微镜下计数孢囊数量。 7.3 防效计算方法 具体计算方法按 NY/T 3559-2020 规定。 8 防治档案 及时检查药剂使用情况及效果,并建立防治档案,具体内容参见附录 B。应妥善保管原始档案记录, 并保存 2 年以上。 3 DB43/T 2040—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水稻孢囊线虫发生与危害特征 A.1 水稻孢囊线虫的分布和危害 A.1.1 分布 水稻孢囊线虫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等地,是一种对水稻产生具有严重 威胁的固着性内寄生线虫。 A.1.2 危害 水稻孢囊线虫病引起的作物产量损失范围为 7%~19%。 A.2 水稻孢囊线虫病的主要症状 水稻孢囊线虫主要危害水稻根部,侵染水稻根系后可导致受害水稻早衰、叶片黄化,并破坏水稻的 正常生理活动,从而影响株高,有效穗数,实粒重,千粒重等农艺性状,最终导致水稻减产,大米品质 下降。还能与其他病原菌复合侵染加重危害,显著降低水稻对水的利用效率。 A.3 水稻孢囊线虫病病原物 在湖南省引起水稻孢囊线虫病的病原物是旱稻孢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 。 A.4 发生规律 A.4.1 发生世代 水稻孢囊线虫在长沙地区一季晚稻可发生 2 个~3 个世代。 A.4.2 传播途径 水稻孢囊线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土壤,近距离可通过田间流水、机械耕作、田间农业操作等传播, 远距离传播则主要通过河流、农机具跨区作用、飓风吹起的尘土等进行。 A.4.3 发病条件 水稻孢囊线虫是喜温线虫,线虫的孵化、侵染和发育均需 28℃~32℃左右的高温。 半干旱控水及干湿交替灌溉模式有利于水稻孢囊线虫的发生和繁殖,浅水层连续灌溉则不利于孢囊 线虫的发生。 红黄泥较黄土泥有利于水稻孢囊线虫的发生和繁殖;砂质土和麻沙泥相对于河潮泥不利于水稻孢囊 线虫的发生和繁殖。 氮肥有利于水稻孢囊线虫的发生和繁殖,钾肥则相反;土壤水肥条件好的田块,生长健壮,损失较 小;土壤贫瘠,肥力较差,生长期缺水的田块,损失较大。 4 DB43/T 2040—2021 附 录 B (资料性) 水稻孢囊线虫卵密度测定记录表 B.1 水稻孢囊线虫卵密度测定记录表 见表 B.1。 表 B.1 水稻孢囊线虫卵密度测定记录表 卵密度(个/mL 土) 编号 发生量 取样地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个/mL 土) 风险程度 1 2 3 „ 调查日期 调查地点 调查人 防
DB43-T 2040-2021 水稻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湖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12:23:3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