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DB1304
邯 郸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4/T439—2023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籽粒机收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annual mechanical grain harvest of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cropping system
2023 - 08 - 21发布 2023 - 08 - 30实施
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304/ T439 —2023
I 前 言
本文件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要求。
本文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宝元、王贵彦、张鑫、李从锋、段巍巍、丁在松、宋庆海、王新兵、郭丽果。
DB1304/ T439 —2023
1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籽粒机收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 -夏玉米周年机籽粒收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自然条
件、小麦季栽培技术、玉米季栽培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邯郸市冬小麦 -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的籽粒机收栽培技术规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 禾谷类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 21016 小麦干燥技术规范
GB/T 21017 玉米干燥技术规范
GB/T 21962 玉米机械收获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739 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
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
NY/T 995 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械作业质量
NY/T 1628 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41/T 1268 粮食作物施肥配方设计规范
DB41/T 1791 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规程
DB41/T 1803 夏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41/T 958 农业与农村生活用水定额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籽粒机收
指在冬小麦 -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条件下,利用带有小麦或玉米割台及配套脱粒装置的谷物联合收
割机收获小麦和玉米籽粒,两季均为机械直接收获籽粒的周年生产方式。
4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4.1 选择标准
DB1304/ T439 —2023
2 选用经过国家或河北省审定的适合本区域的品种。 小麦选择早熟、 分蘖能力强、高产、 优质的品种;
玉米选用高产、耐密、抗倒、脱水速率快、适宜机械化收获籽粒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规
定。
4.2 种子处理
根据种植区域病虫害发生情况,小麦种子选用适宜杀菌 /杀虫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后播种,玉米种子
选用包衣后的成品种子,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区需对种子进行二次包衣处理。包衣质量应符合 GB/T
15671规定。
5 自然条件
满足冬小麦 -夏玉米周年积温需求,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地块,农田基本水利设施良好。土壤环境质
量符合NY/T 5010 的规定,灌溉水质量符合 DB41/T 958 的规定。
6 小麦季栽培技术
6.1 整地与播种
6.1.1 整地
玉米籽粒收获后的秸秆粉粹还田,秸秆粉碎长度为 5 cm左右,不超过 10 cm,在田间抛撒均匀,
作业质量符合 NY/T 500 中的规定。土壤相对含水量在 70%~80% 时,进行旋耕或深耕整地。旋耕深度应
达到 15 cm~20 cm ,深耕深度应达到 25 cm~30 cm ,深耕后要及时平整土地。土壤墒情不足地块,播前
灌水造墒,或播后采用微喷灌、滴灌方式补水出苗;土壤较湿地块,提前翻耕或旋耕晾晒、散墒后播种
或选择免耕播种。
6.1.2 播期和播量
适时晚播,半冬性品种播期一般为 10月下旬,弱春性品种为 11月上旬;每晚播 1 d,播量每公顷增
加 7.5 kg,以保证足够的单位面积穗数,播种量一般在 225 kg/hm2~350 kg/hm2。
6.1.3 播种方式
采用等行距或宽窄行条播、 宽幅精播方式播种, 条播的行距为 15 cm~20 cm , 宽幅精播的行距为 22
cm~25 cm ,幅宽 8 cm左右;播种深度为 3 cm~5 cm ,保证播深均匀一致,播种后及时进行机械镇压,
保证压匀、压实,减少冬季土壤水分散失。作业质量符合 NY/T 739 中的规定。
6.1.4 施肥
随播种施用种肥,按每公顷纯氮 90 kg-150 kg 、P2O5 120 kg~135 kg 、K2O 45 kg~90 kg 的标准施入,
秸秆还田地块每公顷增施 45 kg~75 kg 尿素,根据需要适量补充微量元素。施肥应符合粮食作物施肥配
方设计规范( DB41/T 1268 )的规定,肥料使用应符合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496 )的规定。
6.2 小麦田间管理
6.2.1 水肥管理
DB1304/ T439 —2023
3 按照苗情、土壤墒情进行水肥管理,春季小麦拔节前后结合灌水追施氮肥,提倡采用滴灌或微喷灌
方式进行灌水,随第 1次灌水追施氮肥,追施纯氮总量为 75 kg/hm2~105 kg/hm2。一般年份拔节期第 1
次灌水,抽穗扬花期根据土壤墒情第 2次灌水,每次灌水量为 675 m3/hm2~825 m3/hm2。
6.2.2 病虫草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病虫草害的防治,化学农药施用应符合农药合理施用准则
(GB/T 8321 )的规定。
6.3 冬小麦籽粒机械收获与入库
6.3.1 收获时期及作业要求
在小麦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植株枯黄,颖壳变白,籽粒含水量在 15%以下时收获。
选用小麦联合收割机直接收获小麦籽粒。联合收割机技术要求和作业质量符合 NY/T 995 中的规定。
根据小麦长势和种植密度合理控制机械田间作业行进速度,采用大油门低档作业,以保证收获质量。籽
粒收获总损失率 ≤ 2%,籽粒破碎率 ≤ 2%,秸秆粉碎长度 ≤ 10 cm,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 ≥ 92%,留
茬平均高度 ≤ 8 cm,秸秆抛洒不均匀度 ≤ 30%。
6.3.2 籽粒处理
将收获的籽粒及时晾晒或烘干,含水量达到 13.0%以下时入库贮藏。籽粒烘干作业质量符合 GB/T
21016中的规定。
7 玉米季栽培技术
7.1 播种
7.1.1 播期和播量
6月上中旬,小麦收获后及时抢茬直播,播种量可根据品种特性、生态条件酌情增减。紧凑中穗型
玉米品种的留苗密度为 67500 株/hm2~75000 株/hm2,大穗型品种为 60000 株/hm2~67500 株/hm2。
7.1.2 免耕播种
采用机械免耕播种, 等行种植行距为 60 cm, 或者是大小行种植行距一般为 80 cm, 小行行距为 40
cm;播种深度为 4 cm~5 cm ,粘湿土壤播种深度控制在 3 cm~4 cm 为宜,而沙性土壤的播种深度以 4
cm~5 cm为宜。播种作业过程中,严格操作规程,播种速度不可过快,行走要匀要直,中途尽量不要停
车,达到下种均匀,覆土播深一致。作业质量符合 NY/T 1628 中的规定。
7.2 玉米田间管理
7.2.1 施肥
全生育期施肥总量按每公顷纯氮 180 kg~300 kg 、P2O5 90 kg~150 kg 、K2O 75 kg~150 kg 的标准执行。
可选用玉米缓控专用肥,于播种时或苗期一次性施入,在播种行一侧深施( 8 cm~10 cm );选用普通肥
料,磷钾肥全部作为底肥一次施入,氮肥底施 60%,拔节期追施 40%。根据需要适量补充微量元素。施
肥应符合粮食作物施肥配方设计规范( DB41/T 1268 )和夏玉米种肥同播技术规程( DB41/T 1791 )的
规定,肥料使用应符合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496 )的规定。
DB1304-T439-2023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籽粒机收栽培技术规程 邯郸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9-05 13:04:0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