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38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519—2021 岗梅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technical procedures of Radix et Caulis Ilicis Asprellae 2021 - 12 - 14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6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1519—2021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岗梅种植技术 ....................................................................... 1 5 病虫害防治 ......................................................................... 3 6 采收和产地初加工 ................................................................... 4 7 包装和贮藏 ......................................................................... 4 8 生产档案管理 ....................................................................... 4 附录 A(资料性) 岗梅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 5 I DB36/T 151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玖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 公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华润三九(六安)中药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建华、林国峰、刘洪峰、姚闽、余君、吴仁都、汪秋雨、张丹、雷宁宁、陈 荣华、陈少文、温建云、邢建永、魏伟锋、黄敬成、李鸥叶、张桓、周东、刘磊、黄煜权、鞠小霞、谢 晓岚、陈超凡、周平飞、谭文成。 II DB36/T 1519—2021 岗梅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岗梅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产地初加工、包装和贮藏、生产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境内岗梅规范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SB/T 11182 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岗梅 Radix et Caulis Ilicis Asprellae 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Hook et Am) Champ ex Benth]的干燥根及茎。 4 岗梅种植技术 4.1 产地环境 4.1.1 产地选择 岗梅适宜在亚热带气候区的丘陵、低山区疏林下种植。育苗地宜选择在海拔低于400m的地区,种植 地宜选择在海拔低于1000m的地区。 4.1.2 地块选择 1 DB36/T 1519—2021 育苗地宜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块。种植地宜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缓、排 水良好、土壤疏松的地块。 4.1.3 环境质量 环境空气应符合GB 3095二类区要求,土壤应符合GB 15618要求,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要求。 4.2 种质与种苗 4.2.1 种子采收和处理 4.2.1.1 种子采收 选择树龄5年生以上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健壮岗梅为采种母树,于6月~7月果实颜色变深黑色时 开始分批采收。 4.2.1.2 种子处理 采收后搓去果皮、多次淘洗,除去干瘪种子后,阴干种子表面水分。如果第二年播种,需采用沙藏 法,用干净细湿的河沙按1:5比例、含水量为25%~30%的要求进行种子贮藏。 4.2.1.3 种子质量要求 千粒重≥5.0g,发芽率≥60%。 4.2.2 苗床准备 2 将选好的育苗地清除杂物,撒施有机肥250kg/667m 和总养分含量45%(N:15%、P2O5:15%、K2O:15%) 2 的复合肥100kg/667m ,深耕细耙后做苗床,苗床宽120cm,步道沟宽30cm、深20cm。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496的规定,有机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525的规定。 4.2.3 播种 播种时间宜为每年6月~9月种子成熟时随采随播或翌年3月播种。将种子用浓度0.5%的高锰酸钾溶 2 液浸泡10min~20min消毒后在苗床上条播,行距20cm。播种后宜用干草适当覆盖。用种量3kg/667m ~ 2 5kg/667m 。 4.2.4 苗期管理 4.2.4.1 保水 种子发芽出土后及时去除覆盖物,视情况及时拔草、浇水,有条件的可遮荫,保持土壤含水量60%~ 70%。 4.2.4.2 间苗和定苗 2 待苗高5cm~10cm时,及时间苗和定苗,保留苗量30,000株/667m 左右。 4.2.4.3 施肥 2 苗木生长过程追肥2次,追肥时间分别为5月、8月,每次使用尿素10kg/667m ,在行间沟施或兑水 浇灌苗木根部,兑水浓度0.2%~0.4%。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4.2.5 出圃 2 DB36/T 1519—2021 移植前对苗田浇水,次日挖根起苗,出圃的苗木规格符合表1中要求。 表1 苗木规格 苗木等级 苗高(cm) 苗木地径(cm) Ⅰ级 ≥60 ≥0.6 Ⅱ级 40~60 0.5~0.6 4.3 苗木种植 4.3.1 整地 选择有灌溉条件、土层深厚的相对平缓土地,清除杂灌,可以保留部分疏林。按株行距1.0m×1.0m 挖种植穴,种植穴规格为30cm×30cm×30cm,每穴施入1kg有机肥和100g总养分含量45%(N:15%、P2O5:15%、 K2O:15%)的复合肥做基肥,表土返穴后拌匀。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有机肥料的使用应 符合NY/T 525的规定。 4.3.2 移植 3月~4月的阴雨天,将现挖的裸根苗截根后摆放于坑中,覆土后向上轻提一下并用脚踩实,再覆上 松土,种植深度超过原苗木地面线5cm,浇透定根水。移植一个月以后进行补苗。 4.3.3 田间管理 4.3.3.1 中耕除草 移植后第一、二年,每年5月和11月人工除草各一次,同时对苗木周围进行适当松土和培土。第三 年封行以后,不需要除草,只需适当砍除杂灌。 4.3.3.2 水肥管理 苗木移植后正常水分管理。移植后当年追肥2次,时间在5月和11月,可以施复合肥、有机肥,施肥 方法采用沟施或穴施,也可以结合除草进行。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只需要在冬季沟施或穴施施肥一次, 或者春季的阴雨天在苗下地面撒施复合肥一次。每次施肥的用肥量是总养分含量45%(N:15%、P2O5:15%、 2 2 K2O:15%)的复合肥50kg/667m 或有机肥600kg/667m 。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有机肥料的 使用应符合NY/T 525的规定。 4.3.3.3 修剪和整枝 当枝条密集时,宜在冬季休眠期将弱枝、病枝和枯枝剪掉并适当整枝,控制冠幅在1.5m内。 5 病虫害防治 5.1 防治原则 防治方法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提倡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科学应用化学防治技 术。 5.2 常见病虫害 3 DB36/T 1519—2021 育苗期常见病害有枯枝病、茎基腐病,常见虫害有蚜虫、卷叶蛾、粉虱;种植期常见病害有枯枝病、 茎基腐病等,常见虫害有尺蠖、六星黑点蠹蛾、卷叶蛾等。 5.3 防治方法 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病虫害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A。 6 采收和产地初加工 6.1 采收 种植后4年~6年即可采收,全年均可采挖,以秋冬季为好,整株挖取。采收时清除直径小于1cm的 小枝条和根须。 6.2 产地初加工 6.2.1 切片 药材采收后运回清除杂质,枝条趁鲜及时切片,根部清洗干净泥沙后立即切片,清洗用水的水质需 符合GB 5749,切片厚度0.5cm~1.2cm,切片后及时晾晒或烘干。 6.2.2 干燥 6.2.2.1 晒干 将切好的药材均匀摊放在洁净的晾晒场地,定期翻动晒干至水分不得超过13%。 6.2.2.2 烘干 如遇阴雨天气,可采用烘干设施烘干,烘干温度60℃,烘干时间为14h~16h,水分不得超过13%。 7 包装和贮藏 7.1 包装 将晒干或烘干后检验合格的药材用编织袋或麻袋包装,包装应符合SB/T 11182的规定。 7.2 贮藏 包装好的药材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避光的仓库中,定期检查,防止虫蛀、霉变、腐 烂、泛油等的发生,仓库温度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不同批次等级药材分区存放。 禁止磷化铝和二氧化硫熏蒸。有条件的仓库可采用现代气调贮藏方法,在包装或库内充氮或二氧化碳。 产地仓库贮藏时间不应超过12个月。 8 生产档案管理 应建立包括种植地块位置、种源、使用肥料农药、收获、加工、销售去向记录等内容的生产档案, 并完整保
DB36-T 1519-2021 岗梅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23:34: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