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38 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34/T 3722—2020 林下西洋参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Panax quinquefolium in the understory 2020 - 11 - 27 发布 2020 - 12 - 27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4/T 3722—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皖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寨县富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金寨县林业局、金寨县燕子河镇林业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华、傅松玲、汪本龙、朱承早、朱先富、张远海、王兆成、马玉华、王浩、 黄久奎。 I DB34/T 3722—2020 林下西洋参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林下西洋参培育技术中的选地、整地、播种、移栽、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 环节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山区的林下西洋参的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土壤休闲 soil fallow 在土地使用前只耕不种,以提高土壤肥力、消除土壤病菌的一种方式。 芽苞 bud 从西洋参芦头上端的侧面生长出的白色鹰嘴状越冬芽。 4 选地 海拔范围 以500 m ~1200 m为宜。 气候条件 以选择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20 ℃,极端最高气温不超过34 ℃,年平均气温12 ℃ ~14 ℃,年降 雨量800 mm ~1400 mm,无霜期120 d ~160 d为宜。 土壤条 1 DB34/T 3722—2020 以土壤有机质含量≥3 %,厚度≥30 cm,通气透水性好,pH 5.5~6.5 的砂壤土为宜。 地形条件 坡度25°以下的山地。 林分类型 郁闭度在0.6~0.8的中龄林,以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不宜用茅栗林。 环境条件 符合GB 3095、GB 15618和GB 5084的要求。 5 整地 土壤休闲 种植前半年至一年,深翻土壤2次~3次,深度以25 cm~30 cm为宜,自然曝晒。 土壤消毒 选择适宜的中药材生产的生物农药。 施肥 见附录A。 起垄 坡度小于15 °,沿等高线进行带状整地作垄,垄高10 cm~15 cm、垄宽1 m~1.5 m;坡度大于15 ° 可以直接穴播。 设作业道 沿地形地势走向,每隔2 m ~3 m可设40 cm~60 cm宽的作业道。 6 播种 种子处理 选择隔年种子,浸泡2 d~3 d后,在0 ℃~4 ℃的低温下处理100 d左右。 播种时间 以3月中、上旬~4月上旬或11月~12月中、下旬为宜,封冻期停止播种。 播种要求 播种的具体参数见表1。 2 DB34/T 3722—2020 表1 西洋参播种参数 项目 直播地 育苗地 播种量/(粒/穴) 1~2 1~2 株行距/cm 15×15 5×5 覆土厚度/cm 2.0~2.5 2.0~2.5 播后管理 6.4.1 压实 覆土后用轻拍压实,防止透风吹干种子或被鸟类觅食。 6.4.2 覆盖 用树叶或作物秸秆等作为覆盖物,春季覆盖薄,冬季覆盖厚度增加。 7 移栽 起苗时间 播种1年或2年后,在西洋参茎叶枯萎时或春季土壤解冻后,以10月中旬~11月上旬或3月底~4月初 为宜。 起苗方法 随起随栽,保证参苗不失水、根系完整,不能碰伤芽苞。 参苗分拣 拣除有病害、虫害、机械损伤、无芦头和瘦小弱苗后,将参苗分为I级苗、II级苗、III级苗,置于 荫凉处。参苗分级标准见下表。 表2 西洋参苗的等级 I级苗 II级苗 III级苗 西洋参苗分级标准 苗龄 根重(g) 参根表征 一年生 ≥1.61 无损害、无锈斑 二年生 ≥3.26 无损害、无锈斑 一年生 1.47~1.61 无损害、无锈斑 二年生 2.97~3.26 无损害、无锈斑 一年生 1.33~1.47 无损害、无锈斑 二年生 2.69~2.97 无损害、无锈斑 消毒 将分好的西洋参苗的芦头向上,浸于65%代森锰锌600倍液中,10 min~20 min后捞出沥干备用。 移栽密度 移栽密度为15 cm×15 cm或15 cm×20 cm。 移栽方法 3 DB34/T 3722—2020 7.6.1 平栽 将参苗的芦头按同一方向摆放整齐后,先用少量土压住参苗后再均匀盖土约3 cm,压实。 7.6.2 斜栽 开30 °~45 °斜沟,将参苗均匀排在斜面上并覆土,使芽苞离土面约3 cm,再压实。 8 田间管理 除草 适时除草,做到不伤根,以3次~4次为宜。 水分管理 在播种和移栽时必须浇足水,干旱时及时补水,雨季做好排水。 施肥 见附录A。 防寒措施 冬季可用枯落物覆盖约2 cm厚,春季土壤解冻以及越冬芽孢的萌动时,撤除覆盖物,土壤表面消毒, 再覆盖。 疏花摘蕾 3年生以下掐除全部掐除花蕾;3年生以上留种的西洋参,可摘除1/3~1/2的花蕾,留外围的花蕾为 宜。 9 病虫害防治 病害 常见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见附录B,农药使用品种、使用次数、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的使用遵循 GB/T 8321的要求执行。 虫害及鼠害 常见虫害、鼠害种类及防治方法见附录C。 10 采收 花蕾 结合疏花摘蕾进行花蕾采收,曝晒或烘干。 种子 在8月底~9月初,果皮鲜红、果肉变软,揉搓后漂洗干净,再将清洁的种子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4 DB34/T 3722—2020 参根 林下西洋参一般在8年以上可择优采收,可在9月中下旬~10月中旬,以参叶变黄、地上部分枯萎时 采收为宜,注意参根的完整性。 5 DB34/T 3722—2020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林下西洋参培育施肥表 下面给出了林下西洋参培育施肥表。 表A.1 林下西洋参培育施肥表 分类 施肥时间 施肥方式 施肥用量 注意事项 1、将 450 kg 腐殖质土和腐熟的 50 kg 堆肥,加 1 kg 磷酸钙,充分混合后,分层施入,每平方米用量 25 kg。 结合土壤深 基 肥 翻曝晒时进 翻耕施肥 行 3、每平方米用腐殖质土 25 kg 与过磷酸钙 0.1 kg 拌匀。 3、每平方米施腐殖质 1 kg 加饼肥 0.2 kg 拌匀。 4、生物菌肥 15 g,兑水 15 L,配制成液体浇灌(在 播种前 1 星期进行) 。 1、过磷酸钙每平方米用 50 g~100 g,与腐殖土或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混合使用; 2、西洋参复合肥每平方米用 200 g; 3、液体饼肥每平方米用 100 g~150 g。液体饼肥 宜在秋季早 根侧追肥 施 的制作方法是:用 1 kg 饼肥加水 5 L~10 L,装入 缸内进行发酵,使用前把发酵好饼肥每千克兑水 30 kg~35 kg,这样共兑水 40 kg 左右。一般在参根一 侧 5 cm~6 cm 处开沟浇灌,浇完后覆土还原。一般 在土壤水分适宜时使用液体肥较宜,且不会烧须, 追 肥 以每年 5 月~6 月使用较好,勿在高温少雨天气使 用。 1、过磷酸钙:用 2 %的水溶液浸泡 24 h 以上,滤 去残渣,用喷雾器喷洒在叶面上。整个生育期喷洒 展叶后、绿 果期、收果 后 3 次,即展叶后、绿果期、收果后。 根外追肥 2、磷酸二氢钾 0.2 %~0.3 %的水溶液,从 5 月下 旬每隔 20 d 喷 1 次叶面。 3、叶面肥 2 %的水溶液,也可与农药混合喷,在生 育旺期,每隔 20 d 左右喷 1 次叶面。 6 1、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 禁止使用未腐熟的肥料。 2、根侧追肥勿使各种肥料直 接接触到参根。 3、施用液体肥料时,一定要 使肥料充分溶解。 4、早春气温低,肥料分解慢, 使用有机肥较好。夏季高温 多雨,肥料分解快,使用腐 熟的有机肥或无机肥,有利 于西洋参吸收。 DB34/T 3722—2020 B B 附 录 B (资料性) 西洋参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下面给出了西洋参常见病害及其防治表。 表B.1 西洋参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病害名称 主要症状 发病原因 该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幼 1、合理施肥,肥料要充分腐熟,氮、磷、钾比 苗的茎基部。病菌侵入嫩茎 后,被茎基部初呈浅黄褐色, 立枯病 而后呈现黄褐色的凹陷长 防治措施 其病原菌为丝核菌,在低温 多湿的条件下极易发生。且该病 斑,逐渐深入茎内部而腐烂,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的病 扩大后病部呈黑褪色环状缢 残体上越冬。 缩,致使西洋参幼苗倒伏死 例要合适,不能偏施氮肥。 2、土壤消毒,可用代森锌等进行土壤消毒,用 量一般为每平方米 10 g~20 g,与半干的细土 13 kg~15 kg 拌匀,拌入播种层中。 3、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苗立即处理。 4、生育期合理施药,防治病害。 亡。 1、选留无病种子。 附着于种苗或病残体上越 2、种子消毒。催芽或播种前,75 %代森锰锌 1000 叶、茎、花梗、果实、 冬的分生孢子,侵入幼嫩的茎、倍液等消毒剂浸种 10 min~15 min 取出阴干, 种子、根等均能感病,但以 叶及根部,产生大量的菌丝。 再进行催芽或播种。 黑斑病 叶为主。叶片受病初期有近 在多雨季节,空气湿度大的 3、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田间卫生。 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水浸状病 天气该病易发生。一般于 5 月 4、药物防治。以预防为主。可喷多抗霉素 10 斑,逐渐扩大呈褐色或暗褐 上、中旬开始,6~8 月为发病 ppm~150 ppm 或代森锰锌 1000 倍液, 进入雨季, 色大病斑。 盛期,9 月渐止,几乎整个生育 可改喷波尔多液 120 倍液~180 倍液、或代森铵 期都能发病。 600 倍~1000 倍。每隔 7d~10 d 一次。用药浓 度要由低到高,几种药剂应交替使用。 1、选择排水良好、通气透水性能好的土地作为 此病主要危害参根。感 病后,参根呈黄褐色或铁锈 锈腐病 色腐烂
DB34-T 3722-2020 林下西洋参培育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1:12:4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