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 B 38 保 DB5305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5/T 63.1—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 1 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 无性系选育技术 2021 - 09 - 01 发布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9 - 10 实施 发 布 1 DB5305/T 63.1—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 草。 《腾冲红花油茶》系列标准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 ——DB5305/T 63.1—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1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 ——DB5305/T 63.2—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2部分:嫁接苗培育技术 ——DB5305/T 63.3—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3部分:丰产栽培技术 ——DB5305/T 63.4—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4部分: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技术 ——DB5305/T 63.5—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5部分:采收和质量分级 本文件为第1部分。 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腾冲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腾冲市生态修复 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佳聪、杨晏平、王生进、谢 胤、万晓军、蒋华、吴建花、余祖华、杨晓霞、 李归林。 I DB5305/T 63.1—2021 引  言 腾冲红花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及园林观赏兼用树种,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及油茶主要 栽培种之一,在生态经济林建设及园林绿化中有重要地位。保山是腾冲红花油茶原生分布区,腾冲红花 油茶是我市传统经济林树种之一,栽培和利用腾冲红花油茶的历史达350年以上。在前期多年试验研究 的基础上,通过本文件的制定,规范我市腾冲红花油茶优良无性系选择、嫁接苗培育、丰产栽培、病虫 害调查及防治、茶果采收和分级技术标准,实现腾冲红花油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文件使用者需求不同,《腾冲红花油茶》系列标准分为5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 1 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适于科研和生产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 茶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良种选育工作。 ——第 2 部分:嫁接苗培育技术。适于苗木经营和管理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嫁接苗培 育技术,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嫁接苗生产和管理。 ——第 3 部分:丰产栽培技术。适于生产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丰产园建设和管理,有 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丰产园经营管理。 ——第 4 部分:病虫害调查及防治技术。适于科研和生产单位。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病虫害 调查和防治方法,有利于促进腾冲红花油茶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第 5 部分:采收和质量分级。适于基地生产和加工企业。目的在于规范腾冲红花油茶茶籽采收 和质量分级,有利于提高腾冲红花油茶生产经济效益。 II DB5305/T 63.1—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 1 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腾冲红花油茶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的术语定义、优树选择、测定林建立、测定 林抚育、测定年限和方法、质量标准、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腾冲红花油茶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 24902 粮油检验 玉米粗脂肪含量测定 近红外法 GB/T 15690 植物油料 含油量测定 连续波低分辨率核磁共振测定法(快速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腾冲红花油茶 指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滇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中花瓣数量较 少(一般为5瓣~9瓣)、结实能力强、产油效率高的类型,局限性生态幅物种,因集中分布于腾冲且学者 最先在腾冲发现连片栽培而得名,为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及油茶主要栽培种之一。 3.2 优树 在同一林分中相同立地条件下,生长量、产量、结果特性、抗逆性、果实性状等明显优于周围的植 株。 3.3 无性系 同一植株材料利用无性繁殖方法产生的植株群体。 3.4 无性系测定林 为测定不同无性系的遗传能力和利用价值,按照田间品比试验方法建立的测定林。 3.5 无性系测定 按照良种选育规程和要求,通过田间品比试验比较不同无性系的遗传差异,从中选育产量、主要性 状优异的无性系的试验研究工作。 3.6 优良无性系 1 DB5305/T 63.1—2021 经无性系测定、分析评价其单位面积产量、主要经济性状等明显优于当地良种对照或参试无性系平 均水平的无性系。 3.7 保护行 为减少环境对测定林区域边缘的影响,避免环境对试验材料的损害,减少试验的边际效应,而在试 验区周围与参试植株同时种植的若干行非试验植株。 4 优树选择 4.1 指标 4.1.1 初选指标 植株生长、结果正常,树龄15 a~60 a的盛产期树;叶茶饼病、果实炭疽病自然感病率低于3%;平 方米冠影鲜果产量(估产或实测)大于1.2 kg。 4.1.2 复选指标 平方米冠影鲜果产量大于1.2 kg(实测);鲜果含油率不低于5%或鲜果出干籽率不低于15%、干籽 出仁率不低于60%、种仁含油率不低于50%。 4.1.3 决选指标 连续3 a平均平方米冠影鲜果产量(实测)不低于1.5 kg。 4.2 程序 4.2.1 a) b) c) 4.2.2 a) b) c) d) e) f) g) h) 4.2.3 a) 2 初选 果实第一次膨大后至成熟期进行; 达到 4.1.1 规定的植株确定为初选株; 标记植株。 复选 临时发现、未初选、达到 4.1.1 规定的植株,标记好位置后,可直接进入复选; 果实充分成熟期结合采收进行,产量达 4.1.2 规定的植株继续按以下程序进行; 每株随机收集正常果实不少于 30 个,装入专用样品袋供室内检测; 调查并记录冠幅、冠层厚、树高、地径、分枝高度、树形树姿、产量、位置、坡度、坡向、土 壤等信息; 果实样品室内称重,及时取籽、风干,称重记录,计算鲜果出干籽率; 取风干饱满种子,剥去种皮,称取仁重,计算干籽出仁率; 测定仁出油量,计算仁出油率、种子含油率及果实含油率; 达到 4.1.2 规定的植株确定为复选株。 决选 再连续 2 a 实测成熟期果实产量、感病率、果实含油率、鲜果出干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 油率。 DB5305/T 63.1—2021 b) 连续 3 a 产量指标达到 4.1.3 规定,生长指标、病害指标、果实质量指标每年均达到 4.1.2 规定的植株决选为优树。 5 测定林建立 5.1 测定林布局和种类 5.1.1 布局 布局于主要栽培区的不同适栽区域,兼顾不同气候、立地条件,各测定林地点的立地类型应基本一 致,具可比性。 5.1.2 种类 分植苗测定林和高接换冠测定林。 5.2 试验设计和要求 5.2.1 参试无性系数量宜 10 个~50 个。 5.2.2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同一个测定林重复不少于 4 次,每小区株数不少于 5 株。 5.2.3 试验地块地形完整,立地、土壤条件基本一致。 5.2.4 立地条件变化较大时,设置长方形重复和小区,重复长边平行于等高线;地形平坦、立地条件 变化不大时,可设置正方形重复和小区。 5.2.5 同类型测定林苗木(砧木)、整地改土、种植(嫁接)时间与方法、抚育措施等基本一致。 5.3 植苗测定林 5.3.1 株行距 株行距3 m~4 m×5 m~6 m。 5.3.2 保护行 每块测定林周围设置保护行不少于2行,株行距和测定林一致。 5.3.3 苗木选择 参试无性系为繁殖材料,经嫁接培育的同一批苗木的Ⅰ级、Ⅱ级容器苗,苗龄大于1 a。 5.3.4 整地改土及定植 5.3.4.1 整地 带状整地,规格宽、深各80 cm~100 cm、长度依地形而定。 5.3.4.2 改土 种植槽开挖、日晒30 d后,按照每米沟槽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 kg~50 kg、普通过磷酸钙(16%) 2 kg~3 kg、复合肥(15-15-15)0.2 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 g、50%辛硫磷1.5 g与熟土混匀 后回填,边回填边踏实,回土高出地面20 cm~30 cm,呈垄状。 5.3.4.3 定植 3 DB5305/T 63.1—2021 ——改土结束 15 d~30 d 完成定植; ——定植时间宜 12 月~翌年 2 月; ——按照设计株距,沿定植槽中心线挖比苗木营养土球略宽、略深的定植塘; ——撕除育苗容器,将苗木连同营养土球植入塘内、扶正; ——边填土边踏实,定植后嫁接口高于地面 3 cm 以上,做直径不低于 60 cm 的树盘; ——于树盘内浇足定根水,用地膜覆盖树盘,密封压实地膜。 5.4 高接换冠测定林 5.4.1 试验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土壤厚度大于80 cm、土质疏松肥沃、给排水条件好,地形坡向基本一致,地势开 阔的平地或坡地;选择坡地的,坡度应小于15°。 5.4.2 林分选择 2 选择或经过改造调整能够达到林相整齐、株行距基本一致,每667 m 25株~30株,病虫害少,生 长良好,树龄10 a~50 a的林分。 5.4.3 嫁接 5.4.3.1 嫁接时期 4月下旬至6月上旬。 5.4.3.2 采穗母树选择 选择生长正常的参试优树或优树无性系植株作采穗母树。 5.4.3.3 接穗采集及处理 嫁接当天10点前,从采穗母树中、上部外围采集中间部位直径不低于0.4 cm、长度不低于20 cm半 木质化枝条,根据枝条叶片大小每个叶片削掉1/3~1/2的叶面,分品种20枝~50枝包扎挂牌、浸水后, 用塑料薄膜袋保湿、装箱,运输至试验地。 5.4.3.4 嫁接方法 拉皮嵌合嫁接法或插皮嫁接法为主,每个接穗具1个有效芽、保留1/2~2/3叶面;根据砧木枝条粗 细,每砧木枝条断面嫁接2个~4个接芽;嫁接后,塑料薄膜罩保湿,耐潮湿纸板或遮阳网遮阳。 6 测定林抚育 6.1 除萌、补植及解绑 ——植苗测定林死亡的植株及时采用同一批无性系嫁接苗进行补植,及时抹除砧木萌芽。 ——高接换冠植株及时抹除砧木萌芽,适时揭除保湿遮阳罩、解绑及防风折等。 6.2 土壤管理 ——在行间合理间作豆科植物、谷麦、绿肥、牧草等作物,以耕代抚; ——用稻草、玉米杆

pdf文档 DB5305-T 63.1-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1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5-T 63.1-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1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 保山市 第 1 页 DB5305-T 63.1-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1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 保山市 第 2 页 DB5305-T 63.1-2021 腾冲红花油茶 第1部分:优树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 保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2:01:3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