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 38 DB5305 保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5305/T 57—2021 烟后大麦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2021 - 07 -15 发布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8- 01 实施 发 布 DB 5305/T 57—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猛道、赵加涛、付正波、字尚永、尹宏丽、方可团、杨向红、成雅容、 佟晓庆。 本文件中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I DB 5305/T 57—2021 烟后大麦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烟后大麦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整地与播种、施肥、灌水、 病虫草鼠害防治、收获与贮藏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烤烟生产区烟后大麦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和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土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发布稿)》 GB 15671-2009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施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烟后大麦 在同一块田地上,当烟叶采摘完后播种大麦的种植模式。 3.2 分蘖期 田间有50 %以上的第一分蘖芽露出叶鞘1 cm以上的时期。 3.3 拔节期 手指压摸田间有50 %以上的主茎基部第一节离地面1 ㎝~2 cm的时期。 3.4 抽穗期 目测田间有50 %植株的穗部顶端小穗(不连芒)露出剑叶50 %以上的时期。 3.5 扬花期 目测田间有 50%麦穗小花开裂,黄色花药外露的时期。 3.6 蜡熟期 目测田间50 %籽粒颜色由绿逐渐变黄,内部胚乳呈蜡质状,不易被指甲划破的时期。 4 生产环境 4.1 适宜区域 烤烟主产区,海拔1400 m~2000 m,年均温12 ℃~16.5 ℃,年降雨量1150 ㎜~1450 ㎜,无霜期 270 d~300 d,土壤类型为砂壤土或壤土,pH 5.5~7.5。 4.2 产地环境 4.2.1 土壤环境质量 1 DB 5305/T 57-2021 选择无污染的土壤,土壤质量应符合GB 15618-2018的规定。 4.2.2 灌溉水质量 为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5 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5.1 良种选择 旱地及中、低产区水田选用分蘖强、抗旱、抗寒、抗病、耐瘠的多棱大穗型早熟品种;高产区水田 选用分蘖强、抗旱、抗寒、抗病、耐肥、抗倒伏的二棱矮秆早熟品种。主要种植品种见附录A。 5.2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2008的规定。 5.3 种子处理 ——包衣种应符合GB 15671-2009的规定。 ——未包衣的种子,播种前晒种1 d~2 d,采用6 %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00倍液和30 %噻虫嗪悬浮种 衣剂20~25倍液拌种、晾干,种干即播。 6 整地与播种 6.1 整地 烟叶采摘完后,及时清除烟杆及杂草等,每667 ㎡施农家肥1000 ㎏~1500 ㎏,认真整地,做到深 耕、土细,不漏耕,耙透耙实耙平,达到土壤疏松、地面平整、无杂草。净墒面1.7 m~2 m,沟宽20 ㎝~ 30 ㎝,沟深20 ㎝~25 ㎝。 6.2 播种 6.2.1 播种期 ——田麦:10 月中旬至 11 月中旬。 ——旱地麦:9 月上旬至 10 月上旬。 6.2.2 播种量 2 2 ——田麦:多棱品种每 667 m 播种量 6 ㎏~8 ㎏,二棱品种每 667 m 播种量 8 ㎏~10 ㎏。 2 ——旱地麦:多棱品种每 667 m 播种量 8 ㎏~10 ㎏。 6.2.3 播种方法 ——条播:理墒跟沟条播或起沟条播,行距 20 ㎝~ 25 ㎝,播后覆土 2 ㎝~3 ㎝,播种均匀,不 重不漏,行距一致,深浅一致。 ——撒播:整地分墒后,人工撒播,采用小型旋耕机盖种,盖种不能超过 2 ㎝~3 ㎝,每 667 ㎡ 需增加播种量 1 ㎏~2 ㎏。 7 施肥 7.1 基本要求 符合NY/T 496的规定。 7.2 施肥量 每667 ㎡施氮肥(N)11.5 kg~13.8 kg,磷肥(P2O5)2.4 kg~3.6 kg,钾肥(K2O)1.5 kg~2.5 kg。 2 DB 5305/T 57—2021 7.3 施肥方法 氮肥的60 %、磷肥、钾肥于播种之前一次性作基肥施用,氮肥的40 %作分蘖肥于分蘖期结合灌水或 抢雨水施用,长势弱的拔节期适当补施氮肥。 8 灌水 有条件的田块在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3~4次。灌浆 期早灌,防止高温逼熟,增加千粒重。要求大水灌入、淹近墒面、表潮里湿、速灌速排,忌漫灌过夜。 9 病虫害草鼠害防治 9.1 基本要求 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 9.2 病害防治 大麦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锈病,在发病初期,选用80 %的戊唑醇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15 %三唑酮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 %己唑醇悬浮剂500~1000倍液叶面喷施防1~2次,间隔7 d~10 d喷药一次。 9.3 虫害防治 蚜虫百株虫量达到200头以上时,选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 %啶虫脒水剂2000~3000 倍液、或2 %二甲基二硫醚水剂300~500倍液防治蚜虫1~3次,间隔7 d~10 d喷药一次。 9.4 草害防治 9.4.1 禾本科杂草 禾本科杂草主要有杂草奇异虉草、黑麦草、野燕麦、狗尾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菵草、 赖草、棒头草等。在杂草2~3叶期,选用5 %唑啉草酯乳油600~900倍液茎叶喷雾防治。 9.4.2 阔叶杂草 阔叶杂草主要有繁缕、猪殃殃、野芥菜、地肤、柳叶刺蓼、酸模叶蓼、藜、小藜、鬼针草、龙葵、 刺儿菜等。在杂草2~3叶期,选用10 %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茎叶喷雾防治。每个生产周期只能使 用1次。 9.5 鼠害防治 在播种前、拔节期、成熟期用5 %溴敌隆按母液:温水:谷物(1:10:100)比例制成毒饵诱杀1~3 次。 10 收获与贮藏 10.1 收获 蜡熟末期采用机械或人工收获,留种田收获前去杂去劣。 10.2 贮藏 收获后及时晾晒3 d~4 d,籽粒含水量低于13 %,及时精选后入仓贮藏,注意通风、防潮、防虫、 防鼠。用作种子的单贮,严防混放混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B 5305/T 57-2021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适宜烟后种植的部分大麦品种 品种名称 保大麦8号 保大麦12号 保大麦13号 保大麦14号 保大麦16号 保大麦20号 保大麦22号 4 主要特性 四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55 d,株型紧凑整齐,长粒、长芒,幼苗半匍匐,春性, 植株基部和叶耳紫红色,乳熟时芒紫红色,粒色浅白,株高90 ㎝左右,穗长6.3 ㎝左 右,生产栽培要求基本苗16~18万/667 ㎡、有效穗35万/667 ㎡左右,穗实粒数40粒 左右,千粒重36 g左右。分蘖力强,抗倒性中等,抗寒性、抗旱性好,高抗锈病,中 抗白粉病和条纹病。籽粒蛋白质含量10.29 %、淀粉58.06 %、赖氨酸含量0.36 %。 四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55 d,株型紧凑整齐,长粒、长芒、籽粒浅黄色,幼苗半 匍匐,春性,株高90 ㎝左右,穗长6 ㎝左右,基本苗16~18万/667 ㎡,有效穗35万 /667 ㎡左右,穗实粒数41粒左右,千粒重32 g左右。分蘖力强,中抗倒伏,抗旱、抗 寒性好,高抗条锈病、白粉病、条纹病。籽粒蛋白质含量9.78 %、淀粉57.1 %、赖氨 酸含量0.34 %。 四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55 d,春性,幼苗直立,株型紧凑,长粒、长芒,株高85 ㎝左右,穗长6 ㎝左右,基本苗16~18万/667 ㎡,最高茎蘖数61万/667 ㎡左右,有 效穗36万/667 ㎡左右,成穗率66%左右,穗实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33 g左右。分蘖 力强,中抗倒伏,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条纹病。籽粒蛋白质含量10.63 %、淀粉 57.01 %、赖氨酸含量0.35 %。 四棱皮大麦,幼苗半直立,长芒,无花青素,叶片深绿,植株整齐,穗层整齐, 穗直立。生育期156 d左右,比对照保大麦8号提早5 d;株高94~100 cm,穗长7.3 ㎝, 有效穗22~30万/667 ㎡,穗实粒48~55粒,属大穗型品种,结实率85.2~89.3%;千 粒重35~38 g。中抗白粉病、条纹病,高抗锈病。籽粒蛋白质含量10.3 %、淀粉56.08 %、赖氨酸含量0.39 %。 四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47 d,幼苗半直立,分蘖力中等,株型紧凑,长粒、长芒, 穗大粒多,株高85 ㎝左右,抗倒伏,穗长7 ㎝左右,基本苗15~18万/667 ㎡,有效 穗25万/667 ㎡左右,成穗率62.1%,实粒数50粒左右,属大穗型品种,结实率85.7 %, 千粒重38 g左右。高抗白粉病、锈病。籽粒蛋白质含量10.08 %、淀粉55.99 %、赖氨 酸含量0.36 %。 四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51 d,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株型紧凑,籽粒纺锤形、 长芒,穗大粒多,株高95 ㎝左右,抗倒伏,穗长7.3 ㎝左右,基本苗15~18万/667 ㎡, 有效穗28.5万/667 ㎡左右,成穗率60%,实粒数48粒左右,属大穗型品种,结实率85.7 %,千粒重37 g左右。中抗白粉病、高抗锈病、条纹病。籽粒蛋白质含量为9.57 %、淀 粉含量52.01 %、赖氨酸含量0.31 %。 二棱皮大麦,全生育期 145 d,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株型紧凑,长芒、籽粒椭 圆形,无花青素;穗半直立,穗层整齐。株高 80 ㎝左右,高抗倒伏,穗长 7.6 ㎝左 右,基本苗 18~20 万/667 ㎡,有效穗 50~60 万/667 ㎡,成穗率 60 %主要,穗实粒 数 22~24 粒,千粒重 45 g 左右。高抗白粉病、锈病、条纹病。蛋白质 9.9 %、浸出物 78.6 %、a-氨基氮 143 mg/100 g、总氮 1.61 %、可溶氮 0.66 %、
DB5305-T 57-2021 烟后大麦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2:52:0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