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 38 DB5305 保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5/T 54—2021 大棚辣椒/水稻周年轮作栽培技术规程 2021– 07 – 15 发布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8 – 01 实施 发 布 DB5305/T 54—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 草。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康洪灿、李玉华、李志杨、李国生、杨和团、钏兴宽、蔺应达、王锦艳、杨 丽娟、周兴王、尹正钦、何荣满、邢贵荣。 本文件附录 A、B、C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D 为资料性附录。 I DB5305/T 54—2021 大棚辣椒/水稻周年轮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大棚辣椒/水稻周年轮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模式茬口安排、大棚 建造、辣椒栽培管理技术、水稻栽培管理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大棚辣椒/水稻周年轮作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和谷类》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8231 农药安全使用准则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T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 茄果类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施用准则 通则 NY/T 944 辣椒等级规格 NY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塑料大棚 用竹木、钢材等材料搭建拱架,用拉杆固定拱架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形成一定空间的棚架,在棚架 上面覆盖塑料薄膜的大棚。 3.2 大棚辣椒 利用塑料大棚进行保温、防寒、避雨等功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出适宜的气候环境因素,为辣 椒生产提供良好环境条件的栽培方式。 3.3 水旱轮作 是指在同一块田上有顺序的轮换种植水生作物和旱地作物的种植方式。 3.4 周年轮作 在一个生产年度内,同一个地块上,按照作物生长季节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3.5 包衣种子 1 DB5305/T 54—2021 在种子外面裹有“包衣物质”层的作物种子。即在种子表面通过人工方法加一层胶囊包裹起来的种 子,在这层胶囊中加入了农药、肥料、除草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弱毒病毒等,以保护和催进发芽 及发育,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3.6 门椒 门椒就是辣椒第一朵花长成的果实,也就是辣椒树上所结的第一个辣椒,着生在辣椒分杈结位上。 3.7 水肥一体化技术 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 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定 时、定量供给作物的技术。 3.8 大棚深沟养水技术 在大棚中部,延着大棚的纵向开挖一条深沟,蓄水后用于调节大棚内的湿度。 4 生产环境 4.1 种植区划 根据辣椒、水稻各生育时期对光、热、水、气、土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辣椒产品的最佳上市时间, 结合当地实际,将保山市大棚辣椒/水稻周年轮作的区域划分为适宜区域和次适宜区域。 4.1.1 适宜区域 海拔800 m~1350 m,年均温17.0 ℃~22 ℃,年降雨量700 ㎜~1000 ㎜,无霜期≥330 d,土壤 类型为水稻土,质地砂壤土或壤土,pH 5.5~7.0。 4.1.2 次适宜区域 海拔1350 m~1650 m,年均温15.5 ℃~17.0 ℃,年降雨量800 ㎜~1200 ㎜,无霜期≥270 d,土 壤类型为水稻土,质地壤土或粘壤土,pH 6.5~7.5。 4.2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符合NY 5010的规定。 5 茬口安排 5.1 轮作周期 周年轮作。 5.2 辣椒 8月上、中旬育苗,9月中、下旬移栽,苗龄40 d~50 d 。11月上、中旬上市,翌年4月中、下旬收 获结束。 5.3 水稻 2 DB5305/T 54—2021 4 月上、中旬育苗,5 月上、中旬移栽,7 月中、下旬至 8 月上旬齐穗,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收获。 6 大棚建造 6.1 大棚类型 大棚类型按支架结构分为钢架结构、水泥预制桩和竹支架大棚。 6.2 大棚材料 2 大棚支架主要材料由拱杆、横杆、立杆、细铁丝、大棚膜组成。建造竹支架大棚1 hm 需要长4.2 m 竹杆22500~24000根,20#铁丝120 kg~150 kg,0.03 mm~0.04 mm丝大棚膜450 kg~600 kg。 6.3 大棚规格 大棚的长度视田块长度确定,一般在 40 m~60 m 较适宜,宽度依据地块大小决定,一般在 4.0 m~ 4.5 m,棚高在 2.0 m~2.2 m,可建单个棚或连棚。 6.4 大棚建造方法 竹杆顺棚沟依次两边对应插立,插入土 0.3 m~0.4 m,间距为 0.5 m~0.7 m,然后将两边对应插 立的竹杆依次向内合拢,调整好高度后用铁丝固定,再将横杆由高到低顺次固定在拱杆上,横杆总的分 为:顶杆 1 排、侧杆每边 2 排。调整好拱度和平整度,再将门的立杆固定好,大棚两头各留一门,高 1.8 m、宽 1.2 m。大棚建好后,棚的外围四周设一条排水沟。 6.5 扣膜 先量好棚的横拱边缘长度,以此长度将大棚膜裁剪,扣膜时由北向南依次扣压于骨架,大棚膜与骨 架保持紧贴,棚膜与地面接触四周用泥土将膜压实。 6.6 钢架结构、水泥预制桩 两种类型大棚参照竹支架大棚调整执行。 7 辣椒栽培管理技术 7.1 育苗及管理 7.1.1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性强、抗逆性好、高产、优质、适应性广、商品性好、耐储运的良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16715.3的规定。品种类型有牛角椒和线椒系列品种。牛角椒系列可选用大果998、大果818、岫椒6号、 镇研巨无霸3号等;线椒系列可选用航椒2号、春研巨龙、镇辣119、湘辣18号等。 7.1.2 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应符合 NY 5010的规定。 7.1.3 营养土 7.1.3.1 商品营养基质 3 DB5305/T 54—2021 使用国家注册登记的合格产品。 7.1.3.2 自制营养土 常用材料是蛭石、珍珠岩、草炭、土壤、腐熟有机肥,按基质:土壤:腐熟有机肥=1:5:4 的比例 配制,经过翻晒、过筛、搅拌均匀后置入营养盘。 7.1.4 种子处理 包衣种子直接播种。未包衣种子播种前浸种消毒,用25 ℃~30 ℃清水浸种3 h~4 h,取出种子过 滤0.5 h~0.8 h,用50 %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0.2 %~0.5 %拌种。 7.1.5 播种 采用穴盘育苗,一般选用 50 孔(10×5)、72 孔(12×6)的轻型穴盘。每穴播种 1~2 粒,播种 后覆盖 0.5 cm~1 cm 营养土,浇足水后加盖草苫并浇湿,最后加盖地膜增温保湿。 7.1.6 苗床管理 播种后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 25 ℃~30 ℃,夜间温度控制在 16 ℃~18 ℃,待 50 %种子出芽后, 及时撤去地膜和草苫,根据苗床干湿情况及时适量补充水分。等幼苗出齐后,可适当通风降温,白天 温度控制在 22 ℃~26 ℃,夜间 16 ℃~18 ℃。苗期及时拔去营养盘内杂草,移栽前 5 d~7 d 充分 炼苗。 7.2 整地作墒 7.2.1 土地耕整 水稻收获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清除田间秸秆、杂草等,耕作平整。 7.2.2 作墒覆膜 顺大棚纵向开墒,墒面宽0.6 m,沟宽0.4 m~0.5 m,沟深0.2 m~0.3 m,边墒棚膜侧留0.2 m~0.3 m,定植前覆盖地膜。地膜参照GB 13735的规定执行。 7.3 移栽及管理 7.3.1 移栽苗龄 辣椒苗长到5~6叶期,苗龄40 d~50 d适时定植。 7.3.2 种植密度 2 采用双行单株错株定植,大行距1.0 m~1.1 m,小行距0.3 m,株距0.4 m,密度每hm 4.50万~4.95 万株。 7.3.3 浇定植水 定植后用 3 %硫磺悬浮剂与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混合 800 倍液浇足定植水。 7.4 施肥 7.4.1 施肥原则 4 DB5305/T 54—2021 辣椒施肥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和附录A的要求。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其它肥料;以多元 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7.4.2 基肥施用 2 2 施商品有机肥不少于12000 kg/hm ,化肥施用量每hm 用纯N、P2O5、K2O各108 kg~135 kg。 7.4.3 追肥 第一次追肥时间在50 %的门椒座稳之后根据长势确定。以后据采收次数决定,一般每采收1次追施 2 1次,每hm 施纯N、P2O5、K2O各27 kg~40.5 kg,追肥方法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 7.5 水分管理 幼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结合施肥进行浇水,保证土壤湿润,要求土壤相对湿度在 55 %左 右,调节空气相对湿度在 60 %~80 %之间。宜采用滴灌设施结合施肥进行。 7.6 修枝整形 辣椒结果初期及时采收门椒,辣椒生长后期,从第 5、6 级分枝开始进行整枝,对第 5 级以后对称 式生长的每对分枝应留一枝生长,另一枝留 1 果,留 2~3 叶打尖,控制“多花现象”,提高座果率。 7.7 调节棚内温湿度 辣椒生长的温度在 15 ℃~35 ℃,其中初花期温度在 16 ℃~25 ℃(白天温度在 20 ℃~25 ℃, 夜间温度在 16 ℃~20 ℃),结果期的最适温度在 25 ℃~28 ℃;最适土壤湿度为 50 %~55 %,最 适空气相对湿度为 75 %~80 %。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大棚深沟养水技术”,调节大棚内土壤及空 气湿度。 7.8 病虫草害防治 化学农药执行GB/T 8231、NY/T 393规定,防治方法按附录B执行。 7.9 采收、分级、包装、运输 7.9.1 适时采收 在花凋落 20 d~25 d 后可采收青果,一般果实充分长大,绿色变深,质脆而有光泽时可采收。采 收宜在晴天早上进行,中午不宜采收。 7.9.2 分级 辣椒分级标准符合NY/T 944标准规定。 7.9.3 包装 鲜食辣椒包装一般采用瓦楞纸箱,常用规格为600mm×35mm×40mm,重量一般在20 kg/箱,纸箱质 量应符合GB/T 6543的要求。重复使用的包装容器,首先要将表面的污垢彻底清洗,并在使用前进行消 毒处理,以
DB5305-T 54-2021 大棚辣椒 水稻周年轮作栽培技术规程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1 04:11:4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