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 38 怒 DB5333 江 州 地 方 标 准 DB 5333/ T 16—2020 当归规范化种植 栽培技术规程 2020 - 06 - 15 发布 怒江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7 - 15 实施 发 布 DB5333/T16—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DB5333/16—2020是《当归规范化种植》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 ——DB5333/15—2020《当归规范化种植 种子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DB5333/16—2020《当归规范化种植 栽培技术规程》; 本部分由怒江昂可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云南省怒江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怒江昂可达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美权、张金渝、李后江、杨天梅、杨绍兵、左应梅、杨维泽、李纪潮、许宗 亮、邓先能、黄国敏、张昌平、杨春梅、周万娟、尹仲徐、李树华、和雪梅、杨素桃 I DB5333/T16—2020 当归生产规范种植 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生产的选地整 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初加工、贮运和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当归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SB/T 11182 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早抽薹 第一年夏秋播种,第二年就抽臺开花,主根呈木质化的植株。 3.2 全归 除杂修整后的当归完整干燥根。 3.3 归头 全归中去除侧根及归尾后的干燥主根部分。 3.4 归尾 全归根上削下的侧根以及尾部主根。 1 DB5333/T16—2020 4 选地整地 4.1 栽培环境 栽培环境满足《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 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4.2 选地 地块要求海拔在2200m~3200m的缓坡地,选择土层深厚、腐质丰富、疏松肥沃的棕壤,前作为麦类、 油菜或者荒地,连作田块间隔周期要求三年以上。 4.3 整地 除去杂草、石块,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kg~2000kg,肥力不足的田块,每亩加施三元复合肥20kg~ 30kg,在翻地前均匀撒于地表,翻耕晒垡,平整地块。按宽80cm~100cm、高25cm~30cm起垄,垄间距 30cm~35cm。 4.4 灌溉设施 在有条件的种植地建造蓄水池,架设喷灌或滴灌系统。 5 定植 5.1 定植时间 4月~5月。 5.2 种植密度 按行距25cm~30cm,株距20cm~25cm定植,每亩种8000株。 5.3 种植方法 5.3.1 定植 每穴放大小苗各1苗,根捋直放穴内,填土、压实、覆土2cm~3cm。 5.3.2 覆膜 覆膜前需浇透水,盖膜要求“紧、展、严”,膜面每3m~5m压一条土带。 6 田间管理 6.1 补苗定苗 定植1个月后,视种苗成活情况,缺穴补种。及时拔除早臺苗,待早抽臺盛期过后,每穴留1株。 6.2 除草 根据田间杂草情况及时人工除草。 2 DB5333/T16—2020 6.3 追肥 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结合中耕除草,根部点穴追施三元复合肥20kg/亩~30kg/亩; 根膨大前期每亩用0.1%磷酸二氢钾和0.05%尿素混合喷施或者灌根。 6.4 防旱排涝 遇旱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除积水。 7 病虫鼠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防控原则,以农业防控和物理机械防控为基础,鼠害用捕鼠荚 防控,病虫害使用化学防控,使用农药应符合GB 4285的要求。病虫害防控方法见附录A。 8 采收加工 8.1 采收 8.1.1 采收时间 11月~12月,茎叶完全枯黄时采收。 8.1.2 采收方法 割去茎叶,选择晴天,从垄的一端将根部挖出,抖净泥土。 8.2 初加工 8.2.1 分选 将采收的根茎放在洁净的场所,清除杂物和病根,按根茎大小分选。 8.2.2 加工 ——全归:晾晒 2d~3d,使其变软,水分稍干后,按根条大小捆成小把,晾晒或低温干燥。干燥 后,搓去泥砂毛须,修去过细根即成,药材图详见附录 B。 ——归头归尾:晾晒 15~20d,当归萎蔫变软时,将直径大于 3cm,长度大于 6cm 的当归削去侧根、 主根即为归头,用铁丝串成串,用撞擦方法撞去表面浮皮,露出粉白肉色为宜;将削下归头后, 侧根、尾部主根,即为归尾,捋直、晾晒或低温干燥。 9 包装、运输、贮存 按SB/T 11182包装。运输时不得雨淋、日晒、长时间滞留在外,不得与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混装, 避免污染。储存地点应冷凉、通风、干燥,防止霉变、鼠害、虫害,注意定期检查。 10 档案管理 做好产地、等级、生产日期等生产记录。种植基地和生产加工企业应建立生产档案,实行专人管理, 保存期三年以上。 3 DB5333/T16—2020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病虫害防控方法 病虫害种类 危害症状 防控方法 根腐病 主要侵染根部,发病初期根部产生水渍状褐色坏 发病后用 70%甲霜灵或 50%多菌灵 600 倍液灌根,每穴 死斑,严重时整个根内部腐烂,仅残留纤维状维 浇灌 50ml~100ml,连续 2-3 次。若发现线虫或地下 管束,病部呈褐色或红褐色。一般 7 月~9 月为 害虫危害,选用 1%阿维菌素颗粒剂撒施,2kg~3kg/ 发病高峰期。 亩;或 50%辛硫磷乳油浇淋根部。 主要危害叶片,一般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发 发病初期用 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 200 倍液、70%甲基 病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后期为黑色, 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 直径为 5mm~10mm,界线分明,严重时病斑可连 颗粒剂 600 倍液,7d~10d 喷施 1 次,连喷 2~3 次; 成片,使叶片枯黄脱落,该病全年都可发生,但 发病严重时,喷施 1%的波尔多液、75%的百菌灵、65% 以高温高湿的多雨炎热夏季为害最重。 可湿性代森锌粉剂 200 倍释液,连续喷施 3~4 次。 主要侵染叶片、茎干和花蕾,发病初期水渍状斑 发病初期,选用 40%嘧霉胺、50%啶酰菌胺 1200 倍液、 块,病部逐渐扩大,后期病部产生灰色霉层。一 50%速克灵等药液喷施、喷淋植株。发病严重时,及时 般 7 月~8 月为发病高峰期。 清除、销毁病残体。 主要危害叶片和茎杆,该病在叶片上、叶尖或叶 发病期喷施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50% 缘产生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病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 斑,病斑为 0.5cm~2.0cm,多数为 1cm 左右。病 剂 1000 倍液或 40%氟硅唑乳油 8000 倍液。 褐斑病 灰霉病 炭疽病 斑初期褪绿,后期整个病斑中央变成黄白色,病 斑外围呈黄褐色,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严 重时造成叶片大量枯死。茎部受害后形成褐色稍 凹陷的病斑,其上产生大量黑色小点,主要发生 在秋冬季节。 地老虎、蛴螬 咬食茎基部和嫩叶。使茎基部和嫩叶上出现咬痕 植株出苗后,用 90%晶体敌百虫和幼嫩杂草或菜叶配 等地下害虫 或直接被啃断,植株地上部分死亡干枯。 制毒饵诱杀幼虫,或用 50%辛硫磷或二嗪磷乳油近地 面喷雾,也可用 3%辛硫磷颗粒剂制成毒土,均匀撒施 在地表以毒杀幼虫,或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 蚜虫 伤害嫩叶、嫩稍、花蕾等部位,以致植株畸形发 20%的吡虫啉 2500 倍液;25%的抗蚜威 3000 倍液喷雾 展,叶片背面不规则的皱缩、卷曲、脱落、花蕾 防治。 变形、花朵减少或变小,甚至全株枯萎、以致死 亡。 4 DB5333/T16—2020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当归药材图 图 B.1 全归 图 B.2 当归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5333-T 16—2020 当归规范化种植 栽培技术规程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33-T 16—2020 当归规范化种植 栽培技术规程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第 1 页 DB5333-T 16—2020 当归规范化种植 栽培技术规程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第 2 页 DB5333-T 16—2020 当归规范化种植 栽培技术规程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9:50: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