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7.040 C 53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777—2016 大米中肟菌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trifloxystrobin residue in rice by UPLC-MS\MS 文稿版次选择 2016 - 12 - 30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1 - 30 实施 发 布 DB34/T 2777—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 险评估实验室(合肥)、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池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安徽科立特农药 环境科技评价有限公司、繁昌县植保站。 本标准起草人:段劲生、孙明娜、高同春、李瑞、王梅、董旭、肖青青、褚玥、许四五、吴爱美、 彭卫兵、朱玉杰、杨通。 I DB34/T 2777—2016 大米中肟菌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米中肟菌酯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大米中肟菌酯及其代谢物肟菌酸残留量的测定。 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 0.05 mg/kg。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 6379.1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1部分:总则与定义 GB/T 6379.2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 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原理 试样用水和含甲酸的乙腈混合溶液提取后,经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技术净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反相 分离,三重四杆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4 试剂与材料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4.11 4.12 4.13 水为 GB/T 6682 规定的二级水 。以下凡是无特殊注明的试剂均为分析纯。 甲醇:色谱纯。 乙腈。 乙腈:色谱纯。 甲酸。 甲酸:色谱纯。 氯化钠。 无水硫酸镁。 C18 吸附剂。 无水醋酸铵:色谱纯,纯度≥99%。 肟菌酯标准品:纯度≥99%。 代谢物肟菌酸标准品:纯度≥99%。 0.22μm 微孔过滤膜 1 DB34/T 2777—2016 4.14 标准溶液 ——肟菌酯标准储备液:准确称肟菌酯 0.0100 g,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色谱甲醇溶解并定容 至刻度,配置成浓度为 1000 μg/mL 储备液,于 0~5℃下避光保存。 ——代谢物肟菌酸标准储备液:准确称肟菌酸 0.0100 g,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色谱甲醇溶解 并定容至刻度,配置成浓度为 1000 μg/mL 储备液,于 0~5℃下避光保存。 ——肟菌酯及其代谢物肟菌酸混合标准工作液:分别取 1000 μg/mL 肟菌酯储备液和 1000 μg/mL 代谢物肟菌酸储备液,用色谱乙腈稀释,配成质量浓度分别为 2.0 μg/mL、1.0 μg/mL、0.5 μg/mL 、0.1 μg/mL、0.05 μg/mL 和 0.005 μg/mL 的标准工作溶液,待用。 ——标准工作液需现配现用。 5 主要仪器和设备 5.1 5.2 5.3 5.4 5.5 5.6 6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配有电喷雾(ESI)离子源。 汽浴恒温振荡器。 旋转蒸发仪。 涡旋装置。 离心机:水平转子,转速不低于 5000 r/min。 电子天平:感量 0.1 g 和 0.1 mg。 分析步骤 6.1 试样的制备与贮藏 按照 GB 5491 的规定将不少于 1000 g 大米(已脱壳)混匀,四分法取样,放入食品加工机粉碎, 过 20 目筛,制成试样,放入试样瓶中密封,做上标记,并置于 -20℃条件下保存,待测。 6.2 试样处理 6.2.1 提取及净化 准确称取 l0 g(精确至 0.1 g)已粉碎大米试样,放入 50 mL 离心管中,加入 10 mL 水和 30 mL 含 0.01%(v:v)的甲酸的乙腈溶液,气浴 25±2℃恒温振荡 30 分钟,取出向离心管中加入 5 g 氯 化钠,再次振荡 5 分钟后 5000 r/min 离心 5 分钟,取上清液 1.5 mL,放入称有 50 mg C18、150 mg 无水硫酸镁的离心管中,涡旋 2 min ,5000 r/min 离心 5 min,取上清液过 0.22μm 微孔过滤膜, 移取 600 μL 于进样瓶中,加入 400 μL 乙腈,混匀后待测。 6.3 测定 6.3.1 液相色谱条件 6.3.1.1 6.3.1.2 6.3.1.3 6.3.1.4 6.3.1.5 6.3.1.6 2 色谱柱:C18 柱, 100 mm× 2.0 mm(内径)或相当,粒度 2.2μm 或相当; 柱箱温度:40℃; 流动相:A-5mM 醋酸铵的水溶液 +0.02%甲酸(V:V),B-乙腈; 流速:0.3 mL/min; 进样体积:2 μL; 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见表 1。 DB34/T 2777—2016 表1 梯度洗脱程序 流动相比例 梯度时间 /(%) /min 流动相 A 流动相 B 2.0 15 85 4.0 15 85 4.1 85 15 5.0 85 15 6.3.2 质谱条件 6.3.2.1 6.3.2.2 6.3.2.3 6.3.2.4 6.3.2.5 6.3.2.6 6.3.2.7 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ESI),450℃, 离子源接口电压:4.5 KV; 扫描方式:正离子模式; 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 MRM; 雾化气 20 L/min、干燥气 3 L/min 均为高纯氮,碰撞气氩气 230 KPa; 脱溶剂管温度:200℃; 参考条件和定性离子对、定量离子对见表 2。 表2 MRM 检测参数 定量离子 定性离子 碰撞电压1 m/z m/z (V) 409.3/186.10 -12.0 -15.0 -16.0 409.3/145.15 -12.0 -50.0 -12.0 395.25/186.15 -12.0 -20.0 -16.0 395.25/145.15 -12.0 -45.0 -13.0 名称 ESI 模式 肟菌酯 [M+H]+ 409.30/186.10 + 395.25/186.15 代谢物 [M+H] 肟菌酸 CE 碰撞电压2 (V) * 注: 表示定量离子 6.3.3 测定 取肟菌酯、代谢物肟菌酸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系列(4.13.3)及试样溶液各 2μL,注入超高效液 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分析,用外标法定量。 6.4 平行试验 按以上步骤,对同一试样进行平行测定。 6.5 空白实验 除不称取试样外,均按上述步骤测定。 7 结果计算 7.1 试样中的肟菌酯含量按公式(1)计算: 3 DB34/T 2777—2016 R 式中: R —— S —— C —— V —— S  C V S' m .................................... (1) 样品中残留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样液中肟菌酯或代谢物肟菌酸的峰面积; 基质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样液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S '  —— 基质标准溶液的峰面积; m —— 称取的试样量,单位为克(g)。 注:计算结果应扣除空白值。肟菌酯的最终残留量由肟菌酯及其代谢物肟菌酸组成,以肟菌酯计,代谢物肟菌酸的 残留量乘以质量系数 1.036 后计入。 8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8.1 准确度 本方法在 0.05 mg/kg~5.0 mg/kg 之间添加浓度的回收率在 80%~110%之间。 8.2 精密度 本标准精密度数据是按照 GB/T 6379.1 和 GB/T 6379.2 的规定确定的,获得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值 是以 95%的可信度来计算,本标准方法的精密度数据参照附录A。 9 色谱参考图 见附录B。 4 DB34/T 2777—2016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肟菌酯、代谢物肟菌酸精密度数据表 表A.1 肟菌酯、代谢物肟菌酸精密度数据表 名称 含量 (mg/kg) 重复性限 r 再现性限 R 含量 (mg/kg) 重复性限 r 再现性限 R 肟菌酯 0.05 0.0012 0.0036 0.5 0.0202 0.0573 代谢物肟菌酸 0.05 0.0021 0.0076 0.5 0.0198 0.0266 5 DB34/T 2777—2016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标准溶液色谱图 图B.1 肟菌酯标准溶液色谱图(1.0 mg/L) 图B.2 代谢物肟菌酸标准溶液色谱图(1.0 mg/L) 图B.3 肟菌酯、代谢物肟菌酸混合基质标准溶液色谱图(1.0 mg/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pdf文档 DB34-T 2777-2016 大米中肟菌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2777-2016 大米中肟菌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2777-2016 大米中肟菌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2777-2016 大米中肟菌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5:00:3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