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 上海市地方标准 《优质稻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优质稻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是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 出,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 2020 年 6 月下达的第四批上海市 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沪市监标技[2020]304 号) 。上海市种植 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原上海市粮油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合 并)为技术归口单位,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主要起草 单位,负责规程起草小组的组建和起草工作。 (一)起草单位组成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规程起草的牵头单位, 闵行 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宝山区农 业技术推广中心、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金山区农业技术推 广中心等 5家单位,为规程起草的主要参与单位,共同组建成了 规程起草小组,负责本规程的起草、编制工作。 (二)主要起草人员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顾玉龙、李刚、张玉、武向 文、张秋丽、宋安易; 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胡海峰; 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周锋利; 2 宝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孙东明、邱韩英; 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华; 金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孙利、费全凤、建颖颖; 二、标准编制目的和意义 (一)背景及依据 近几年来,“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党的十八届五中 全会明确指出: 把坚持“绿色发展”作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基本国策; 党的 “十九大” 报告也明确指出: 把“推进绿色发展” 作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美丽中国”一项重要举措加 以全面贯彻落实。 上海作为国际型大都市, 把“都市现代绿色农业”作为今后 上海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市政府办公厅 2018 年印发的第 21 号文件——《上海市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中明确提出:“要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加快 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 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绿色农业 发展新格局”。 (二)目的和意义 水稻作为上海市郊主要农作物, 种植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 一半左右。稻米不仅是人们一日三餐的主要口粮,稻田又是城市 周边人工湿地和巨大的生态屏障。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上海国际 化大都市的不断拓展和市郊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 农业生产也面 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一是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约 3 束趋紧的趋势不可逆转; 二是稻田生态保护与城镇化发展的矛盾 日益凸显;三是绿色优质稻米产品供给不足;四是绿色生产技术 标准化不够齐全;五是化肥农药双减效果不够显现;六是农业生 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等;这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迫切需要一种 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加以替代。 绿色发展是新时代赋予农业产业 发展的一项历史使命, 也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必然 选择。 近几年来,本市按照市农业农村委统一部署,重点围绕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以绿色生态、提质增效为目标,以 “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为手段,扎实推进优质稻米绿色生 产取得了可喜成效。至 2019年底,全市选育和推广适合优质稻 米产业开发的优质稻品种近40万亩, 较2015年净增约30万亩; 以绿色稻谷和绿色大米认证覆盖率达 42%。 但是, 纵观全市优质稻绿色生产基地实际, 由于受种植品种、 技术模式、栽培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各示范点稻米品质、产量、 效益差异明显,部分示范点稻米品质、效益不尽人意。因此,积 极开展与优质稻绿色生产方式相匹配的栽培技术规程的研究和 示范, 制定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 对于推进本市优质稻绿色生产, 提高稻米品质、效益,以及稻田生态效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三、编制过程 (一) 规程初稿起草阶段 (2019 年 8 月~2020 年5 月) 2019 年 8 月起,依托本单位承担的《优质稻绿色生产技术

.pdf文档 DB31-T 1498-2024 优质稻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上海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1-T 1498-2024 优质稻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上海市 第 1 页 DB31-T 1498-2024 优质稻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上海市 第 2 页 DB31-T 1498-2024 优质稻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上海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7-20 05:04:5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