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 I C S 备案号: 13861- 200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 B 63 D B 63 D B 63 D B 63 D B 6 3 / T 4 4 2 — 2 0 0 3 春小 麦 青春 1 4 4 2 0 0 3 - 0 6 - 2 8 发布 2 0 0 3 - 1 0 - 0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 B 63/ T 442 — 2003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附录 B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冬梅 王志伟 谢德庆 李俊仁 D B 63/ T 442 — 2003 1 春小麦 青春 1 4 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春小麦青春 144 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形态特征及经济性状。 对 其栽培技术要点 、 生产能力、适宜种植地区作了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春小麦青春 144 品种,可作为青海省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农技推广、生产单位和种 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繁殖、推广、检验、收购和销售的依据。 2 技术内容 2.1 品种来源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1996 年以青春 533 作 母 本 , ( 93 — 1680/93 — 29F1 ) H3 为父本杂交, 经 花 培 、 加代至 2001 年育成,属 A1bidumAI 变种。 2003 年 01 月 22 日青海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 议审定通过,定名为青春 144 ,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 0164 号。 2.2 特征特性 2.2.1 植株性状 芽鞘绿色, 幼苗中匍匐, 苗绿色, 无茸毛, 叶耳白色, 株高 120.00 ± 4.80 厘米, 株型紧凑。 叶相 属 中间型, 叶 色深绿, 单株分蘖数 2.10 ± 0.09 个, 分 蘖成穗率 73.40 ± 9.00 %, 抽 穗后全株仍有较多蜡质 , 植株主茎穗下节长 58.20 ± 3.10 厘米, 第 二节间长度 13.00 ± 0.50 厘米, 粗 0.70 ± 0.10 厘米, 茎 基部节 间 长 5.85 ± 0.40 厘米,茎粗 0.56 ± 0.10 厘米。 2.2.2 穗部性状 穗长 14.10 ± 0.50 厘米, 小 穗数 23.60 ± 3.60 个, 不 孕小穗数 1.70 ± 0.8 个, 穗 粒数 68.60 ± 10 粒, 穗 长方形、 顶芒、白色, 小穗密度中等, 颖壳白色, 无茸毛,护颖长方形, 颖嘴钝形, 颖肩方肩,颖脊 明 显到底。 2.2.3 种子性状 籽粒卵形、白色、饱满,腹沟浅窄有冠毛,籽粒角质。 2.2.4 经济性状 千粒重 44.50 ± 0.50 克, 经 济系数 0.37 , 籽 粒容重 807.00 ± 2.70 克/升, 粗 蛋白质 14.79 %, 湿 面 筋 39.00 %,面团形成时间 2.0 分钟,稳定时间 1.5 分钟。 2.2.5 属性及生育期 属春性中熟品种, 在 西宁地区播种至出苗 21 ± 2 天, 期 间 ≥ 0 ℃ 积温 143.48 ± 5.32 ℃ , 出 苗至抽穗 6 2 ± 3 天, 期 间 ≥ 0 ℃ 积温 659.68 ± 10.17 ℃ , 抽 穗至成熟 59 ± 3 天, 期 间 ≥ 0 ℃ 积温 940.61 ± 12.25 ℃ ,生 育 期 121 ± 4 天,期间 ≥ 0 ℃ 积温 1851.86 ± 21.88 ℃ ,全生育期 142 ± 5 天,期间 ≥ 0 ℃ 积温 1670.96 ± 33.72 ℃ 。 2.2.6 抗逆性 抗倒伏,耐青干能力强,耐寒性、耐旱性、落粒性中等,落黄好。 2.2.7 病虫害性 中抗条锈,高抗叶锈、杆锈。其它病虫害田间未发现。 2.3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喜肥水,适宜能够保 证灌溉 3 次 — 4 次水的水地种植。每公顷施 用农家肥 45.000 吨 — 60.000 吨( 3000.00 千克/亩 — 4000.00 千克/亩) , 纯 氮 0.053 吨 — 0.075 吨( 3.50 千克/亩 — 5.00 千 克 / 亩 ) , D B 63/ T 442 — 2003 2 P 2 O 5 0.053 吨 — 0.075 吨( 3.50 千克/亩 — 5.00 千克/亩),氮磷比例 1:1 播种期 3 月上旬至 4 月上旬,尽 可抢墒早播为宜,播种深度 4 厘米 — 5 厘米,播种量每公顷 0.263 吨 — 0.273 吨( 17.50 千克/亩 — 18.50 千 克 / 亩 ) , 每公 顷 保 苗 375.00 万一 450.00 万 ( 25.00 万/亩一 30.00 万 / 亩 ) , 总茎 数 675 万/公顷 — 750 万/公顷( 45.00 万/亩 — 50.00 /亩)。全生育期浇水 3 — 4 次,苗期中耕除草 1 — 2 次,抽穗后除高草 1 次。在抽穗前和抽穗后及时防治锈病、麦茎蜂和蚜虫。麦黄时田间去杂保纯,脱粒 过程中防止机械混杂。 2.4 生产能力及适应地区 2.4.1 生产能力 该品种在中等水肥条件下每公顷产量 6.000 吨一 6.750 吨( 400.00 千克/亩 — 450.00 千克/亩) ; 在 较高水肥条件下增产潜力可达每公顷产量 6.750 吨一 7.125 吨( 450.00 千克/亩 — 475.00 千克/亩) 以 上。 2.4.2 适应地区 该品种适宜我省东部农业区海拔 2000 — 2400 米的湟水和黄河流域的水地种植。

.pdf文档 DB63-T 442-2003 春小麦青春144品种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442-2003 春小麦青春144品种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442-2003 春小麦青春144品种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442-2003 春小麦青春144品种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11:50:1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