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 I C S 备案号: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 B 63 D B 63 D B 63 D B 63 D B 6 3 / 7 1 9 — 2 0 0 8 冬小 麦 兰天 1 5 号 2 0 0 8 - 0 6 - 1 7 发布 2 0 0 8 - 0 7 - 2 0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 B 63/ 719 — 2008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附录 B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德庆、闫殿海、马玉清、杨晓花、陈英、杨生禄。 D B 63/ 719 — 2008 1 冬小麦 兰天 1 5 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小麦兰天 15 号的生物学特性、 植 物学形态特征、 经 济性状栽培技术要点、 生 产能 力 及适宜种植地区。 本标准可作为各级种子和农业科研、 教 学、 生 产、 农 技推广部门对该品种鉴别、 繁 殖、 推 广、 检 验 、 收购和销售时的依据。 2 技术内容 2.1 品种来源 2003 年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从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引进 ,其杂交组合为 Ibis / 兰天 10 号 。 属普通小麦 Var : Lutesens AL. 变种。 2007 年 12 月 19 日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 会 议审定通过,现定名兰天 15 号,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 0224 号 ( 青审麦 2007003) 。 2.2 特征特性 2.2.1 植株性状 芽鞘绿色,幼苗半匍匐,绿 色,无茸毛 。叶耳白色 ,叶色绿, 叶相中间。 株高 110.00 厘米 ± 3.00 厘米,株型紧凑,单株分蘖数 0.33 个 ± 0.01 个,分蘖成穗率 37.30% ± 3.76% ,主茎基部第一节间长 3.71 厘米 ± 1.22 厘米,茎粗 0.38 厘米 ± 0.10 厘米,第二节间长 7.30 厘米 ± 1.63 厘米,茎粗 0.36 厘米 ± 0.11 厘米,穗下节长 40.60 厘米 ± 3.91 厘米。 2.2.2 穗部性状 穗长 7.25 厘米 ± 0.87 厘米,每穗小穗数 16.90 个 ± 1.41 个,穗粒数 38.20 粒 ± 5.23 粒,穗密度指数 22.00 ,小穗密度中等。穗长方形、顶芒、白色,颖壳白色、无茸毛,护颖长方形,颖嘴鸟嘴形,颖肩 方肩,颖脊明显到底。 2.2.3 种子性状 籽粒椭圆形、红色、饱满,腹沟浅窄,冠毛少。 2.2.4 属性及生育期 属冬性中熟品种, 在 贵德地区播种至出苗 11 天 ± 2 天, 期 间 ≥ 0 ℃ 积温 1 26 . 50 ℃± 1.55 ℃ , 出 苗至 抽 穗 220 天 ± 4 天, 期 间 ≥ 0 ℃ 积温 650.90 ℃± 4.95 ℃ , 抽 穗至成熟 65 天 ± 2 天, 期 间 ≥ 0 ℃ 积温 1182.50 ℃ ± 51.79 ℃ ,生育期 285 天 ± 4 天,期间 ≥ 0 ℃ 积温 1959.90 ℃± 60.00 ℃ ,全生育期 296 天 ± 4 天,期间 ≥ 0 ℃ 积温 2082.40 ℃± 61.72 ℃ 。 2.2.5 抗逆性 抗倒伏,口紧不易落粒,落黄好。 2.2.6 抗病性 抗条锈。 2.3 经济性状 千粒重 45.70 克 ± 2.20 克,经济系数 0.42 ± 0.02 ,籽粒容重 784.00 克 / 升 ± 9.90 克 / 升 , 籽 粒 角 质 , 粗蛋白质 14.05% ,湿面筋 30.94% 。 2.4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宜在中上等肥力的地块种植。深翻灭茬,精细整地,结合秋深翻施农家肥 45.000 吨 / 公顷 - 60.000 吨 / 公顷( 3000.00 千克 / 亩 -4000.00 千克 / 亩)。播前施纯氮 0.062 吨 / 公顷 -0.089 吨 / 公顷( 4.10 D B 63/ 719 — 2008 2 千克 / 亩 -5.92 千克 / 亩),五氧化二磷 0.069 吨 / 公顷 -0.104 吨 / 公顷( 4.60 千克 / 亩 -6.90 千克 / 亩)。播 种期 9 月中下旬,播深 4.00 厘米 -5.00 厘米,播种量 0. 240 吨 / 公顷 -0.300 吨 / 公顷( 16.00 千克 / 亩 -20.00 千克 / 亩 ) , 保 苗 450.000 万株 / 公顷 -525.000 万株 / 公 顷 ( 30.0 0 万株 / 亩 -35 .00 万株 / 亩 ) , 总茎 数 900. 000 万茎 / 公顷 -1125.000 万茎 / 公顷 (60 . 00 万茎 / 亩 -75 . 00 万茎 / 亩 ) ,保穗 525.000 万穗 / 公顷 -600.000 万穗 / 公 顷 ( 35.00 万穗 / 亩 -40.00 万穗 / 亩 ) 。 11 月 上 旬 灌 越 冬 水 ,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浇返青水, 并 追施纯氮 0.021 吨 / 公顷 -0.035 吨 / 公顷( 1.38 千克 / 亩 -2.30 千克 / 亩),浇好拔节水。 2.5 生产能力及适宜种植地区 2.5.1 生产能力 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 6 . 000 吨 / 公顷 -7 . 500 吨 / 公顷 ( 400.00 千克 / 亩 -500.00 千克 / 亩) , 高 水肥条 件 下产量 7 . 500 吨 / 公顷 -8.250 吨 / 公顷( 500.00 千克 / 亩 -550.00 千克 / 亩)。 2.5.2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适宜我 省东部黄河、湟水流域温暖灌区种植

.pdf文档 DB63-T 719-2008 冬小麦 兰天15号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719-2008 冬小麦 兰天15号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719-2008 冬小麦 兰天15号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719-2008 冬小麦 兰天15号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11:52:1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