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59. 120. 40 CCS w 96 FZ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97020—XXXX 代替FZ/T97020-2009 电脑针织横机 Flat-bed knitting upper machine 报批稿 XXXX- XX - XX 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FZ/T97020—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FZ/T97020—2009《电脑针织横机》,与FZ/T97020—2009《电脑针织横机》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基本参数表(见表1,2009年版的表1); 更改了编织速度(见表1,2009年版的3.2.3); c) 更改了编织系统(见4.2.1,2009年版的3.2.1); (P 更改了导纱器的数量(见4.2.2,2009年版的3.2.5); e) 更改了频率(见4.3.2,2009年版的4.12.2); f) 更改了织针的要求(见5.1,2009年版的4.8); 更改了针床其余精度要求(见5.2.3,2009年版的4,5.3); g) h) 更改了三角的要求(见5.4.1,2009版的4.7); i) 增加了导纱系统应具有张力调节及导纱异常报警功能(见5.6.1); 更改了密度控制(见5.7.2,2009年版的3.2.6); j) k) 更改了针床与针床座装配间隙、重复定位允差精度要求(见5.7.7、5.7.8,2009年版的4.9.4); 增加了控制系统应具有输入、输出装置(见5.9.3); 1) m) 更改了噪声要求(见5.10,2009年版的4.3); n) 更改了防护装置安全要求(见5.12.1、5.12.2,2009年版的4,11.1); o) 删除了电动机的安全性能(见2009年版的4.11.6); 更改了针床其余精度的检测(见6.1.3,2009年版的5.1.5); p) (b 更改了三角的检测(见6.1.6,2009年版的5.1.15); r) 删除了停机检测中针床座、织针及电动机的安全性能的检测项目(见2009年版的5.2); s) 增加了停机检测中导纱系统项目(见6.2); t) 更改了空车运转试验速度及状态(见6.3.1.2,2009年版的5.3.1.3); u) 更改了工作负荷运转试验编织速度要求(见6.4.1.3,2009年版的5.4.1.3); v) 更改了试验原料(见6.4.1.4,2009年版的5.4.1.4); w) 删除了留挂校车坏布的要求(见2009年版的5.5); x) 删除了出厂检验中噪声、功率消耗和耐压强度检测项目(见2009年版的6.1.3.1); 增加了出厂检验中导纱系统的检测(见7.2.2)。 y)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市国光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丰帆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宁波必沃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常熟市国盛针织 机械厂、杭州高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分公司、常熟昌华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张家港桔子机械有限公 司、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伟焕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无锡 太平针织有限公司、浙江方正轻纺机械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慈溪市赛美格自 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纺织机械协会。 1

.pdf文档 FZ-T 97020-2023 电脑针织横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FZ-T 97020-2023 电脑针织横机 第 1 页 FZ-T 97020-2023 电脑针织横机 第 2 页 FZ-T 97020-2023 电脑针织横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3-30 07:07:5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